水湖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水湖镇

水湖镇是长丰县城关镇,位于县境北部,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信息中心。

一、人文环境

1、地理、气候

水湖镇位于省会合肥最北部,东邻定远十里黄乡,南界本县徐庙、左店、罗塘乡,西连淮南曹庵,北接淮南孔店。地处江淮丘陵北部,为沿淮河湖滩地平原,高塘湖与瓦埠湖分水岭东坡,地面起伏较小,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岗湾兼有,沿高塘湖地势低洼,等高线最高程为周老岗40米,最低程为大周圩18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957.5毫米,平均日照时数2162.6小时,无霜期224天,年平均绝对湿度为15.8毫巴,相对湿度为76%,风向春季多东南风,夏季多南风和偏南风,秋季东风多于西风,冬季多偏北风,年多为东风和南风,平均风速为2.8米/秒。

2、区域、人口

水湖镇辖24个行政村和9个居委会,面积120.1平方公里,总人口11.29万人。其中县城建成区面积约8平方公里,8万人口。

二、历史沿革

水湖镇原系水姓聚居的小村庄,俗称“水家户”,是辛亥革命烈士水百川的故乡。民国23年淮南铁路通车设站时,把“户”讹为“湖”,称“水家湖车站”。解放前属寿县兴隆乡,解放初属定远县水湖乡和寿县新街乡。1956年合并建立寿县水湖乡,1958年建立水湖公社,1965年建县时为县人民政府驻地,同时建立水湖镇。1968年撤销镇的建制并入水湖公社,1971年再置,沿用原名水湖镇,1992年2月撤区并乡,将水湖乡大部和张祠乡的两个行政村划归水湖镇管辖,2005年10月行政区划调整,撤张祠乡整建制并入水湖镇。

三、产业发展

按照“工业立镇、教育兴镇、三产活镇、农业稳镇”的发展思路,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做强工业经济,加速推进工业化,全力扩大工业经济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构筑现代新型工业,通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已逐步形成轻纺制衣、阀门机械制造、新型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四大支柱产业。现有花园油脂、中天服饰、豫丰纺织、三宝饲料、联丰铸锻、金龙阀门、金牛水泥、乐群汽车、乐千年涂料、中汽集团、信业化工等重点骨干企业。

以长丰草莓为主导,实施龙头带动工程,基地推动工程,优质名牌工程,劳务转移工程,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做红特色农业经济。目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高,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较大,基本实现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已初步构筑成草莓、蔬菜、畜禽三大经济板块。有阮巷、费岗、伍岗、裴户、长岗、谢户等草莓村,全镇草莓种植面积4万亩,产量1200万吨;是全国最大的和唯一的草莓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基地,被国家农业部授予“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有“草莓之乡”的美誉。已成功举办了六届草莓节。

以经营城市的理念,加速推进城市化,重点开发现代物流、餐饮娱乐、房地产开发和社区,以房地产开发作为县城三产发展龙头,以“精、特、美”为方向,注重风格,以商业步行街、富华嘉园、双扬花园、香溢花城、建丰家园为代表的经典建筑掀起县城房地产开发一轮又一轮高潮。构筑大商贸、大流通格局、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做活三产经济。

目前有2个草莓市场,2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一个水果批发市场,是合肥北部最大的区域性农资物流配送中心;有集餐饮、会务、住宿为一体的三星级宾馆一家;有占地200亩,集旅游、休闲、居住为一体的水湖公园和正在规划中的城南、城北公园,娱乐、休闲等服务行业日渐规模。以“草莓采摘一日游”为主体的城效型农业生态旅游经济方兴未艾,中介、网络、社区服务等新兴行业发展迅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