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北海公园
【北京市北海公园】

西苑三海之一
西苑三海,即北海、中海、南海,亦称太液池,曾是皇家园林。其中,开辟于辽金时的中海和建设于明朝时的南海,自清代起就被列为禁苑,康熙皇帝时,一些政务是在离宫别苑处理,中南海随即成了清王朝的政治中心。自民国以来,中南海始终是中国最高权力机构的所在地。西苑三海中,现在只有北海作为公园对公众开放。
北海公园,中国古代皇家园林。 位于北京城内景山西侧 ,与中海、南海合称三海。全园以北海为中心,面积约71公顷。辽、金、元建离宫,明、清辟为帝王御苑,1925年开放为公园。园内亭台别致,游廊曲折。 琼岛上有高 67米的藏式白塔 (建于1651年)和永安寺、庆霄楼、漪澜堂、阅古楼,还有清乾隆帝所题燕京八景之一的琼岛春阴碑石及假山、邃洞等。东北岸有画舫斋、濠濮涧、镜清斋、天王殿、五龙亭、九龙壁等建筑;其南为屹立水滨的团城,城上葱郁的松柏丛中有造型精巧的承光殿。是中国保留下来的最悠久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已列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海为什么是“一池三山”的布局呢?
“一池三山”的布局源自于中国古代道家关于东海之东有“蓬莱、瀛洲、方丈”三座仙山的传说。由于三座仙山上有长生不老药,一些希望万寿无疆的皇帝们便竭力寻找蓬莱仙境。秦始皇派遣徐福率领五百童男童女东渡寻找蓬莱仙境不得,后来的皇帝们遂按照传说中的"瑶池三仙山"的布局来建造皇家宫苑以求梦想成真。北海的“一池三山”正是仿照了传说的仙境中瑶池与蓬莱、瀛洲、方丈三座仙山的布局。
北京北海公园静心斋镜清斋前水池供奉的一方清代供石,系用整块汉白玉雕琢成天然供石状(高约60cm)。石雕须弥座隐于水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