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川镇

区域概况凤川镇[1]是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辖镇。位于桐庐县东南部,凤川镇西距县城10公里。北端柴埠向有泊船码头,水路运输直通江上各埠;320国道、江南公路和柴新公路贯穿全境,村村通车,交通方便。于1992年合并三源设凤川镇,总面积151.93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2000年底,全镇5046户,总人口15549 万。是桐庐县富春江以南经济,文化,交通,旅游中心。
凤川地处富春江南岸大源溪流域丘陵山区,属亚热带南缘季风性气候,全年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6.5摄氏度,降雨量1462毫米,凤川物产丰富,盛产大米,小麦等经济作物,拥有22万亩山林面积,森林蓄计量30多万立方米,为全县之冠,同时有130余种树种和7万特种树,210余种中药材,1万余亩毛竹资源,凤川若堞多次获得省级优质农产品奖。全县最大库容蓄水达1400万立方米的“肖岭水库”也坐落镇内。
2000年来,凤川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省绿色小城镇,省教育强镇,市小康乡镇,市“东海明珠”工程镇。2001年,凤川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达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930元,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经济发展【工业经济开拓发展】1998年,全镇共有企业114家,其中集体企业15家、个体私营企业98家、外资企业1家。全年共实现工业总产值2.8397亿元,销售收入2.1726亿元,工业利润1198万元,外贸出口交货值7527万元。是年,新发展皮件、箱包行业企业19家。
1998年,镇委、人民政府积极鼓励、支持企业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大胆探索企业发展新路子,拓展市场经济范围,提高市场竞争力。西庄华星印刷厂投资110余万元,平整荒山10余亩,扩建新厂房1500多平方米,并追加投资60万元,添置机器设备。其产品合格率达到99%以上,产品优质率达到95%以上,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风岗皮件厂1998年扩建新厂房1729平方米,同年又成立丰禾皮件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0万美元,产品远销欧、美。新建纸塑包装有限公司,引进宽幅多式胶印机,扩大了纸塑包装及印刷业务范围,宽幅胶印项目填补杭州市同行业空白。梅山造纸厂增加投资300万元,用于技术改造,改造后企业能生产涂布白版纸,为桐庐县造纸行业的一个新品种。
【农业综合开发】1998年,全镇粮食复种面积24010亩,其中春粮积6500亩,早稻面积4650亩。全年粮食总产量7952吨,完成粮食任务980吨,全镇有种粮户27户。
镇委、人民政府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大力推广科技知识和建立农产品基地。全年开发各类经济林1240亩,种植香菇54.2万袋;引进种植荷兰豆173亩;改地造田35亩。在农生产过程中培养了一批种粮大户、种植大户和农产品贩销能手,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服务。1998年,镇农技站被评为杭州市优秀农技站。
水利治理1998年,以大源溪水利治理为重点工程投资166.40万元,义务投工28.4万工,完成大源溪防洪堤浇筑1000米。4月,全县县级机关干部近2000人到大源参加义务劳动,推动了凤川镇的水利建设。同时,投资80万元兴建长1500米、宽2米、地面高2米的城防工程,形成镇区村对大源溪洪水防御的第二道防线。5月,投资15万元完成岗四村至旺家弄的总干渠1092米,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500余亩。1998年,凤川镇再次夺得县大禹杯三等奖。
城镇建设1998年,凤川镇《集镇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并成立凤川镇监察中队,集镇建设初具规模。当年,完成排岭、黄场坞、松香坞3个村6公里的油路浇筑,3个村有了通往外界的等级公路。
社会事业【教育事业】1998年,投资80万元新建中心小学教学楼,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拥有18个教室。教学楼的建成,大大改善了教学条件。为适应新的教学形势发展,撤并山区村小学5所,使小学布局更趋合理,全镇共有小学教职工89人,小学生人数为1791人。凤川中学共有班级16个,学生790人,教职工52人,升学率为72.7%。该校是全县第一所实行校长负责制的乡镇中学。
【医疗卫生】凤川卫生院是地区中心医院,1998年有医生护士33名,年接待各类病人2万人次以上,特别是肝肠病患者较多。药房部被共青团县委评为青年文明号、青年示范岗。1998年,该院投资100万元,扩建门诊楼、住院部1560平方米,门诊科室增至40余个,大大方便了群众就医。
【煤气供应】1998年6月26日,桐庐县首家乡镇煤气供应站在凤川镇建成。该项目由江苏江阴煤气公司投资120万元建,一次可储气200立方米,可满足桐庐县江南地区家用燃气的全部需要,同时节约运输费用,减少不安全因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