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颌针鱼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扁颌针鱼

扁颌针鱼
扁颌针鱼

拉丁名: Ablennes anastomella

俗名:青条、针良(梁)鱼、双针鱼

分类地位:颌针鱼目BELONIFORMES 、颌针鱼科Belonidae、扁颌针鱼属Ablennes

形态特征:体细长而侧扁,躯干部背缘和腹缘平直,向后尾部逐渐变细。吻特别突出,向前形成一细长的喙。头长,口裂长大,背鳍位于尾部,体侧背上芳草绿色,腹下方呈银白色。

地理分布:分布于黄海、东海、南海、渤海;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

生态及经济意义:暖水性凶猛上层鱼类,生活在近海浅水水域,以小虾和幼鱼为食。当温度、盐度适当时,每年5~6月在沿海各海口均能产卵,盛期为5月中、下旬。

鱼肉白色,鱼骨部分为翠绿色,鱼刺较硬,鱼线部内有一排横刺,鱼腹含成排斜刺。

烹制方法一般采用醋焖或炸,肉质紧致、细嫩、味极鲜美。

针良鱼,学名小鳞鱵,俗称针鱼、马步鱼、青条、鹤嘴鱼、鱵姑娘等。据《山东省志·水产志》(1991年版)记载,“小鳞鱵……喜栖于浅海及河口,有时进入淡水,主要分布在海州湾、石岛沿岸、烟威近海、莱州东部以及滦河口一带,尤以黄县屺岛和桑岛近海为密集中心。”

每年五月中旬起,针良鱼进入大喷期,莱州湾沿海人家,总忘不了买些针良鱼尝尝鲜儿。针良鱼味道鲜美,价格低廉,民间向来有煎炸、醋焖、包水饺、汆丸子、晒鱼米等多种吃法。

煎针良鱼,要将鱼洗净、刮鳞,去除内脏,加鸡蛋、面粉勾芡,在锅底放油,油开之后,再将鱼推下锅,煎出的鱼色、香、味俱佳;也可在鱼身煎到微黄色后加醋焖制。用针良鱼包饺子或汆丸子,要事先调好馅。将鱼洗净,剔除头、尾、骨、刺,兑上些许肥肉,剁成肉泥,放入切好的韭菜,加葱、姜、盐、香油、味精等调味品,最后倒进油搅匀。倘若包水饺,可适量加水,将馅调得均匀而细致,煮出的水饺个大皮薄,咬在口中,爽润而不干涩。若要汆丸子,可在馅中加些(淀)粉芡,以便丸子抓成个儿。煮好的鱼丸汤内加点胡椒粉,定会令人食欲大增。 针良鱼最为独特的加工方法,就是晒鱼米。旧时,莱州湾沿海百姓有晒鱼米的习俗。用针良鱼晒制鱼米,是因为针良鱼与其它鱼相比,脂肪含量较少,故晒出的鱼米即便历经酷夏,也不会发霉变质,深得百姓喜爱。

夏初季节,苍蝇较少,加之日照充足,是晒制鱼米的绝佳时机。将鱼洗净,撒上盐,加上胡椒粉,上锅蒸,蒸熟后,将鱼头、鱼尾、鱼刺均剔除,把散开的鱼肉摊到竹帘子或席箔上晾晒。这一过程,莱州湾人称为“晒鱼米”。晒干的鱼米鲜中带咸,便于储存,等到煮混汤面或打疙瘩汤时,抓把鱼米扔进去,那味道甭提有多鲜美。喜欢喝烧酒的,视鱼米为下酒之美食。沿海人家还会把鱼米打包,邮寄给远方的亲戚朋友,让他们也品尝一下这家乡的特产。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