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摆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大摆手

土家族民间体育活动之一--大摆手

每隔两三年的正月初三至十五日以前,山寨各村的土家族男女老少,汇集在大摆手堂,举行3~7天的大摆手活动,以求娱乐、健身、祝福。其参加人数少者上百,多达数百上千。在掌堂师的指挥下,众人边歌边舞,热闹异常。其歌,有长达万行的长篇史诗,其舞,有多姿多彩的纷繁项目。舞姿的突出特点是摆"同边手",不论舞姿如何变化,皆为同边的手脚同时出动,否则,就不是土家族的摆手舞。摆同边手,是土家族在山区爬高坡、上高坎、攀悬崖的劳动生活习惯中形成的。同边摆手的动作形式,主要是按故事情节的模仿动作,常规摆手的基本动作有:单摆、双摆、回旋摆三种。

单摆

随着锣鼓点子摆8拍:①左脚向左前方横出一步,左手同时向左前方横出,身向左转45度;②右脚几右前方横跨一步,右手同时向右前方横出,身向右转45度;③、④同①、②;⑤两手自然向身后甩去,身体略蹲;⑥身体直立,两手自然向身前甩去,同时右转180度;⑦、⑧与⑤、⑥动作相反。

双摆

随着锣鼓点子摆12拍,动作形式与单摆完全一样,只是每拍甩手重复一次。

回旋摆

随着锣鼓点子摆8拍:①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左手同时向前出;②右脚向前迈进一上,右手同时向前出;③、④身体向左转180度,两手自然向身前甩去,同时身体略蹲;⑤、⑥与①、②相同;⑦、⑧身体向右转180度,双手自然向身前甩去,同时身体略蹲。此外,有意义的动作,皆按其意随时变换。如同时身体略蹲。此外,有意义的动作,皆按其意随时变换。如"挖土",随着锣鼓点子,右脚向前跨进一步,同时右手握拳举过头顶,左手亦握拳与左脚稍后;右手向前打去,同时弯腰,右膝成弓形,左脚成弧形,左手销弯同时往后成挖土形。

锣鼓点子打的是:

单摆:冬冬 点冬 点冬 | 点冬乙冬 点点冬

双摆:点冬 点冬 点点冬冬 | 点冬乙冬 点 冬

回旋摆:点点冬冬 点点冬冬| 点冬乙冬 点 冬

土家族摆手,以鼓为令,以锣鼓齐奏为节拍。土家族大摆手,数百上千人在锣鼓细微变化声中及时变换动作,步伐统一协调,体现土家族团结合作的精神。

大摆手的内容十分丰富,在3-7天的摆手活动中,有7场百多个具体项目,一般有以下场次。

(一)闯驾进堂

(二)纪念八部

(三)兄妹成亲

(四)迁徙定居

(五)农时活动

(六)将帅拔普

(七)送驾扫堂

送驾扫堂完毕,全场观众入场同摆手队员共跳团圆舞,整个大摆手结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