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治经济与外交概论

作 者: 刘丽云
I S B N: 7300055656
页 数: 386
开 本: 16开
封面形式: 简装本
出 版 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8-1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全面反映当代美国政治、经济与外交的高校本科和研究生专业教材。教材分为政治、经济、外交三部分,分别就美国的政治发展、政治结构和政治参与,经济发展历程、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以及外交传统、对外战略与对外关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与深入分析。其中既有对历史脉络的叙述,又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冷战结束后美国政治、经济、外交最新发展变化的理论分析。
本书目录
第一篇 美国政治第一章 美国政治制度的确立(3)第一节 美国政治制度确立的历史背景(3)一、早期移民的政治传统及其影响(3)二、殖民政体及其影响(5)三、《独立宣言》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6)四、从邦联到联邦——美国宪法的诞生(8)第二节 美国宪法与美国政治制度的确立(11)一、宪法的制定及其历史地位(11)二、宪法的特点(15)第三节 美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17)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17)二、人民主权和限权政府原则(18)三、宪政原则(18)四、三权分立原则(19)五、联邦制原则(22)六、文官控制军队原则(24)第二章 美国的政治结构(26)第一节 美国国会制度(26)一、美国特色的两院制(27)二、国会议员(29)三、国会的组织及领导机构(33)四、国会的权力(36)第二节 美国总统制(39)一、总统制的确立(39)二、总统的权力(43)三、总统制下的文官制度(47)四、总统制的特点(51)第三节 美国的司法制度(52)一、联邦司法体制的确立(52)二、司法独立原则(53)三、司法审查制度(54)四、联邦法院及其发展(55)第三章 美国的政治参与(58)第一节 选 举(58)一、美国的选举制度(59)二、国会选举(62)三、总统选举(63)第二节 政 党(64)一、两党制的形成(64)二、两党轮流执政的历史概述(65)三、两党制长期存在的原因(66)四、美国政党的特点(68)五、两党制在美国政治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70)第三节 利益集团(72)一、美国利益集团的发展(73)二、利益集团的院外活动(76)三、对利益集团的管制(78) 第四节 大众传播媒介(79)一、美国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80)二、美国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82)三、大众传播媒介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83)第四章 冷战结束后的美国政治(87)第一节 政治思潮的变化(87)一、自由主义思潮由盛而衰(88)二、保守主义思潮占据上风(90)三、“中间路线”将成为政治主流(92)第二节 国会与总统之争(95)一、国会争夺外交决策权与总统矛盾加剧(95)二、两党分别控制总统和国会将成为常态(97)三、立法僵局将不可避免(98)第三节 两党政治的变化(99)一、两党政治观念差别缩小,政策趋同(99)二、选民日趋严重的政治冷漠(100)三、两党的政治影响力下降(102)第二篇 美国经济第五章 美国经济的发展历程(109)第一节 资本主义发展的“美利坚道路”(110)一、“西进运动”与早期农业发展的特点(110)二、美国工业化的迅速发展(113)三、托拉斯帝国主义(115)四、两次世界大战与美国经济(118)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变化(126)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126)二、科技革命的影响(130)三、军工产业在美国经济中的地位(133)四、当代美国经济的新变化(137)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139)一、美国新经济产生的背景(140)二、美国新经济的表现与特征(142)三、美国信息产业的崛起(145)四、新经济与美国实力重振(149)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美国模式(155)第一节 美国式的“股东资本主义”(155)一、美国的自由企业制度(156)二、自由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158)三、企业结构与所有制形式(162)四、创新精神与创新体系(164)五、美国经济中的隐患(166)第二节 美国经济中的国家干预(171)一、在自由放任与国家调节之间摆动(171)二、政府的宏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178)三、美国政府对企业的扶持政策(181)四、致力于扩大出口的贸易政策(183)五、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86)第七章 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191)第一节 世界经济中美国的霸主地位(191)一、美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货币金融秩序(192)二、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与浮动汇率制(194)三、关贸总协定与美国的自由贸易政策(197)四、新贸易保护主义(201)五、美国与国际经济新的协调机制(204)第二节 美国与经济全球化(206)一、美元与国际金融货币体系(206)二、美国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体系(209)三、美国的跨国公司与对外直接投资(213)四、美国与主要国际经济组织(217)五、美国与国际能源问题(219)第三节 美国与经济区域一体化(223)一、美国与北美自由贸易组织(223)二、美国与亚太经合组织(225)三、美国与欧洲联盟(227)第三篇 美国外交第八章 美国外交政策的历史发展(233)第一节 孤立主义与大陆扩张(233)一、美国的早期外交(234)二、孤立主义外交原则(235)三、门罗主义(236)四、大陆扩张(237)第二节 海外扩张与威尔逊主义(241)一、美西战争与“门户开放”政策(241)二、大棒与金元外交(243)三、美国参战与威尔逊主义(245)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积极介入国际事务(246)第三节 美国走向“全球主义”(249)一、从孤立主义走向参战(249)二、建立并领导战时反法西斯联盟(251)三、美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蓝图的筹划(252)四、美国投放原子弹与战争结束(253)第九章 冷战时期的美国外交(255)第一节 美国全球战略的确立(256)一、杜鲁门政府的“遏制战略”(256)二、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和“解放战略”(260)三、肯尼迪-约翰逊时期的“和平战略”(262)第二节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267)一、尼克松的缓和与均势战略(267)二、卡特的“世界秩序战略”(269)第三节 美国全球战略的发展(272)一、里根政府时期的“以实力求和平”对外总战略(272)二、布什政府时期的“超越遏制”战略(275)第十章 冷战结束后美国外交的调整变化(278)第一节 冷战后美国对外政策议程的变化(278)一、提升经济在外交中的作用(279)二、既关注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281)三、强化人权外交与“扩展民主”的使命(283)四、构建国际安全体制(285)第二节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288)一、军事战略的调整(288)二、地区战略重点与联盟战略的调整(291)第三节 克林顿政府的对外战略(294)一、克林顿政府“参与和扩展”战略的出台背景(295)二、“参与和扩展”战略的内容(296)三、克林顿政府外交政策的三大支柱——经济、民主、安全(298)四、克林顿政府对外政策的特点(300)第四节 布什政府对外政策及其调整(303)一、“9·11”事件前布什政府的现实主义强硬外交(303)二、“9·11”事件后美国对外政策的迅速调整(304)三、“9·11”事件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变与不变(307)四、布什政府外交政策的特点(310)第五节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对外关系(312)一、美国与西方盟国的关系(312)二、美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316)三、美俄关系(319)四、美中关系(322)第十一章 美国的外交传统与外交决策机制(329)第一节 政治文化背景与外交传统(329)一、政治文化背景(330)二、美国外交政策的两大传统(331)三、美国外交的民族风格(332)第二节 外交决策机制及其制约因素(337)一、外交决策机制(338)二、影响外交政策的国内因素(344)第三节 外交政策手段(350)一、对外文化宣传手段(350)二、经济手段(351)三、隐蔽行动(354)四、武力威胁(356)五、军事手段(357)参考书目(358)附录(362)后记(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