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永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方永奇

姓 名:方永奇

主要研究方向:化痰醒脑开窍药治疗脑病的研究

社会关系、社会职务: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虚证与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质谱学会理事

现代老年医学与保健杂志编委

出生年月:1957年8月

籍贯:广东省惠来县

职称职位: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验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实验室主任

教育履历:1983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获学士学位

1986年中山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

个人获奖情况:广东省优秀青年中西医结合工作者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先进工作者

成果获奖情况:“神昌注射液治疗急性中风的临床前开发研究” 广东省科技厅重点项目

“石菖蒲对中风病脑蛋白质组和神经元凋亡基因调控的影响” 广东省教育厅课题

“醒脑滴鼻液治疗急性中风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

“人体老化度临床检测系统” 获1995年广东省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

“炎痛宁喷雾剂治疗软组织损伤并感染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获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并获新药临床批文

“心血管病痰证宏观辨证标准研究” 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

“麝香骨架型控释剂型设计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获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研究三等奖

“石菖蒲醒脑开窍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于2003年8月通过了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主持的成果鉴定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验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实验室主任、广东省医药科研项目评审专家、中医药成果鉴定专家、药品注册评审专家、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专家、中西医结合学会虚证与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质谱学会理事、广东省优秀青年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先进工作者、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先进个人、广东省优秀指导老师。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新药开发研究、化痰醒脑开窍药治疗脑病的研究。已培养研究生8名。

多年来,主持和参加一系列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120多篇论文,专著主编1本、副主编1本、参编1本,参与开发的中药新产品10多种。正在承担广东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神昌注射液治疗急性中风的临床前开发研究” 、“醒神喷鼻液治疗急性中风的临床前开发研究”、广东省教育厅课题“石菖蒲对中风病脑蛋白质组和神经元凋亡基因调控的影响”。

获奖、新药、专利情况: 1、“人体老化度临床检测系统”获1995年广东省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 2、“炎痛宁喷雾剂治疗软组织损伤并感染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获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 3、“心血管病痰证宏观辨证标准研究”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 4、“石菖蒲醒脑开窍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2003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5、获优秀论文奖7次。 6、获新药临床批文2个。 7、转让新药2个。8、获专利6项: 治疗中风注射剂、β-细辛醚透皮贴剂、治疗哮喘喷雾剂、β-细辛醚在制药中的应用、一种治疗脑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治疗褥疮、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复方中药组合物。

主要学术论著

GCMS分析石菖蒲挥发油透大鼠血脑屏障的成分研究

Protection of Shenchang-diwan on Cerebral Hemorrhage Injury in Rats

β-细辛醚对癫痫大鼠脑皮质Glu、GABA、GAD的影响

β-细辛醚对小鼠脑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β-细辛醚和冰片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β-细辛醚体外皮肤渗透动力学研究

补阳还五汤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心电图及自由基影响的初步研究

芳香开窍药和祛痰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影响

神昌滴丸对中风病人ET、CGRP的影响

石菖蒲对中枢神经系统兴奋-镇静作用研究

石菖蒲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脑电图和脑水肿的影响

石菖蒲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石菖蒲醒脑开窍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双柏散抗炎作用及其有效部位的研究

痰证研究思路探讨

醒神液对CNS兴奋性的影响

炎痛宁喷雾剂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炎痛宁喷雾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观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