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曲金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宝曲金脉——来自1000个心脑血管药方的选择

2002年,一个有关中药的划时代突破,一个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史上的革命,一个生物医学领域的里程碑—宝曲,在中国诞生。这种能够使众多心脑血管专家甚至整个医学界为之轰动的物质,究竟具有何种魅力和潜力?今天我们就带大家去感受它!

研发背景

在科技和医学如此发达的今天,过去很多无法治愈的疾病都可以迎刃而解,然而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用药领域却一直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其根源在于心脑血管疾病复杂的病理基础。用西药可以降血脂、降血压等,但却很难解决动脉粥样硬化问题,并且西药的副作用越来越令人们感到害怕;中药在综合调理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中药效果缓慢,很难迅速地解决问题。

研发方向

在研发之初,针对以上现状,如何选择方向,就成为研发小组面临的第一道难题。经过反复讨论,并邀请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各权威机构的众多专家领导参与指导。多数人认为,西药一般通过化学合成,其作用来自单体药物本身,即便是最纯的西药也难免有其副作用。中药大多数都来源于生物体,在中药中有许多药同时具备安全和有效两个优点。在全世界倡导健康理念的今天,首先应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所以产品的研发方向就定位在以中药为基础的研发方向。

配方理论依据

许多中药复方制剂一般都是根据某知名专家或教授开一个处方,或者邀请几位专家讨论出一个处方,然后以这个处方作为开发药物的基础。宝曲研发组从一开始就否定了这种方法,原因在于这种方法的配方基础太过于局限,存在太多人为的主观因素,最终导致效果不稳定。

研发人员通过大量调查发现,目前临床上许多专家通过多年的临床验证,都会总结出一些效果显著的药方,只是这些方子有很大的“特异性”,也就是说针对某一个人效果很好,但下一个人用时就不一定好,甚至无效。这也是老百姓看病时经常遇到的困惑。

通过研究多种现代科学理论,针对以上情况,研发小组最终决定首先搜集大量临床常用的有效处方,以此为基础,运用现代统计学原理进行分析,寻找这些有效处方是否存在着某种规律性的东西,究竟是哪些中药在其中起关键性的作用。

1000个药方的科学筛选

研发人员通过整理来自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等数十位专家学者的临床用方,搜集了这些专家们在心脑血管疾病临床上经常使用的1000个有效药方,然后用统计学的原理进行分析,研究其中有哪些药物在所有药方中出现的频率最高。研究结果如下:

最后确定三七、川芎、银杏叶出现的频率最高,说明这三味中药对心脑血管疾病起着关 键性的作用,从而锁定这三味中药作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药物的基础配方。

据调查显示,目前心脑血管疾病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中70%都含有这三味中药成分的一两种,证明这三味中药的良好作用。

细菌吃中药 微生物技术创造奇迹

受到仿生学的启发,比如牛羊吃100斤草能长出1斤肉,人再吃牛羊肉,则相当于人吃了草中的精华成分。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微生物红曲菌,它能够吞噬三七、川芎、银杏叶制成的培养基,并代谢出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物质,研究人员将这种物质命名为宝曲。

经过大量的临床实验证明,宝曲融合了三味中药的有效成分和红曲菌本身含有的活性生物他汀成分,形成以汀(生物他汀)、甙(三七总皂甙)、嗪(川芎嗪)、酮(银杏总黄酮)四种药理成分为主的科学组合,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十分神奇的作用。

“细菌吃中药”绝不是简单的中药混合,而是分子间的重组。其高度的融合作用将各味中药成分的效果提高了几十倍。

宝曲突破传统中药瓶颈 带来心脑康复希望

宝曲和普通中药制剂相比,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融合各种心脑血管临床一线用药主要成分,效果显著。

(二)独含活性生物他汀,有效解决心脑血管疾病根源。

胆固醇代谢紊乱、血脂升高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根源,而传统中药不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所以目前临床上多采用他汀类化学制剂,但这种化学他汀有副作用,不宜长期服用。

宝曲的加工工艺是利用红曲菌吞噬中药,所采用的红曲菌本身就含有活性生物他汀,所以宝曲除了融合多种临床一线用药外,还具有他汀类药品的特殊作用,能有效解决胆固醇及血脂升高问题,并且这种生物他汀没有任何毒副作用。

宝曲的出现,突破了传统中药的多种局限,实现了中药与现代科技的真正完美结合,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史上是一次重大飞跃。

宝曲研发小组领头人戴维博士

戴维(David Gao),中文名高维,医学博士,美国心脏病协会及心血管移植协会会员,曾在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及李嘉诚医院做心血管临床医生。为了进一步深造,于1993年赴美,在波士顿(Boston)塔夫茨大学新英格兰医学中心(Tufts-New England Medical Center)做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并于一年后转到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医学研究中心进一步做心脑血管疾病的博士后研究工作。

完成博士后研究后,他曾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及数个著名的制药公司从事研究开发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工作,尤其在微生物制药领域做了深入的研究工作,其研究成果多次在国际心脑血管会议上被宣读并数次获得会议颁发的“优秀青年研究者”奖。

宝曲的成功研发,是戴维博士在微生物制药领域的一项重大成果,该成果从课题的选定、研发小组的组建到最终宝曲获得国家专利,前后历时四年。以戴维博士领头的宝曲研发小组为微生物制药领域和心脑血管疾病防治领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