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桥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三桥村

1、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观音山镇三桥村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观音山镇三桥村地处观音山镇西北部,西临海港运河、北靠通吕运河,人民路与世伦路交汇处以北约一公里处。宽阔的世伦路和新建的通富路从村里穿过,钟秀路、园林路也即将经过该村,使该村尽享得天独厚的经济、地理优势和十分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全村近2平方公里的土地,有19个村民小组,500多户,总人口2000多人,人均可支配收入近年来节节攀升,已达6000多元。改革开放以来,党支部、村委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 “三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成绩。根据上级政府整体规划和部署,正落实新建近20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对外招商,主要用于机械、电子、轻工等产业,各项工业农业及服务业正兴起建设。经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该村荣获“省级卫生村”及“南通崇川区文明村”等光荣称号。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正向市民转变,农田正向工业园区过渡,农家小楼正向花苑小区升级,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往日闭塞的穷乡僻壤,如今正成为开放、开发的热土。

2、江苏省扬中市三茅镇三桥村三桥村位于江苏省扬中市三茅镇,2001年由原博爱、河南、三桥合并而成,区域面积4平方公里,总人口4000人,农业人口2500人,耕地面积1200亩,30个村民小组,12家私营、租赁企业,农业企业3家。

三桥村有12家私营、租赁企业,年产值6000多万,但是最让他们引以为重的还是3家不起眼的农业企业。三桥村认为,农企的发展,关系着农民,影响着农村,是“三农”的未来。3家农企分别是生产绿色肥料的跨克肥业,生产兽药添加剂的科稼生物,生产农业设备的化工机械厂。其中两家都是近一两年引进落户的。目前三桥的3家农企,年生产值加起来2000多万,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近100人,人均年收入近10000元。

三桥村有8家养殖大户,种植面积将近40亩,他们将因情施策,找出适合它发展的新路子,把规模种植推向“农企轨道”,促使农业企业化。他们认为,这种农业企业化的追求,可以让能人迅速从农村破茧,让劳力迅速在农村挣钱。

3、上海市宝山区罗泾镇三桥村三桥村位于宝山区罗泾镇,村内有合作农场,主要种植水稻、小麦面积750亩。近年来村内加大了投入,不仅引进了新的大拖拉机、插秧机、水稻播种流水线、久保田收割机,而且,在原来库房面积的基础上,征地扩大农机库房面积,足足比以前大了3倍,且建造了农机活动室、办公室等等场所,使农机手们有了个良好的场所来工作,农机具保养方面都已按规定要求认真完成。

4、浙江省德清县武康镇三桥村三桥村位于武康镇郊北部,东连郭肇村,西接五四村及莫干山镇高峰村,南至经济开发区,北傍民进村,总面积为12.66平方公里。辖37个自然村,47个村民小组,1114户,3216人,村委驻地在大路埭。有耕地面积2856亩,其中,水田2585亩,旱地271亩,山林8800亩,其中:用材林2948亩,薪炭林850亩,毛竹林187亩,小竹山302亩,早元竹3166亩,水果林732亩,茶地393亩,桑地52亩,其它170亩。是一个以水稻为主,兼营林业的粮产区。

三桥村以地取名。旧为三桥埠,据道光《武康县志》载:三桥埠,在县北七里,自平远门至水步有小桥三,故名。一北津,二杨楠,三太平。舟楫交通,商贸辐集。三桥社区在三桥集镇,三桥村在三桥社区周边。三桥村唐时为负郭、安东乡辖地,宋时为庆安乡,明时为庆安乡十三都,清时为十三都三保九庄、十庄;十四都上管一保一庄、二庄、三庄、四庄、五庄、六庄、七庄、八庄、九庄。十四都上管二保一至七庄等。民国三十年为英红区梅阜乡,民国三十四年为阜溪镇一保、二保、三保、六保。解放初期为武康县三桥区阜溪乡一村、二村、三村,徐梅乡六村。1956年农业合作化,为星华、光华、赤山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为三桥公社星华、赤山、井龙生产队。1961年调整社队规模,由三桥公社星华大队,金星大队、光华大队。1967年光华大队改红卫大队,1976年恢复原名光华大队。1982年金星大队改赤山大队。1984年恢复乡镇建制,为三桥乡星华村,赤山村,光华村。1987年三桥乡改镇,1999年三桥镇并入武康镇,2000年星华、赤山、光华三个村合并为三桥村至今。

原星华村,辖14个自然村,即大路埭、上市桥、桥东、桥西、小路埭、杨梅岭、黄家村、下街头、新桥、长鱼池、中街头、山东弄,察院厅、上街头,21个村民小组,429户,1019人,村委在大路埭。有耕地面积1017亩,其中,水田947亩,旱地70亩,桑地10亩,茶地113亩,山林966亩,其中用材林705亩,薪炭林73亩,毛竹山6亩,小竹山10亩,早元竹87亩,干水果65亩,其他山20亩。内荡83亩。原星华村清时为十四都上管一保三庄、四庄、五庄、七庄、八庄。十四都上管二保二庄、五庄等。民国三十四年为阜溪镇一保,二保。解放初期为三桥区阜溪镇一村,二村。1956年为星华高级合作社。1958年为三桥公社星华生产队。1961年为三桥公社星华大队。1984年为三桥乡星华村,1987年三桥乡改镇,1999年三桥镇并为武康镇,2000年与赤山、光华合并为三桥村。

原光华村,辖12个自然村,即:下蒋畈、乌回山、汪家溪、井龙口、桥里、三家村、蒲墩山、紫山、小山、保清桥、上蒋畈、紫山庙,14个村民小组,301户,974人,村委驻地在下蒋畈。有耕地1487亩,其中水田1372亩,旱地115亩,桑地42亩,茶叶地73亩,山林797亩,用材林490亩,薪炭林39亩,毛竹山52亩,小竹山39亩,早元竹160亩,干水果17亩。内荡4亩。原光华村清时为十三都三保九庄,十庄等,民国三十四年为阜溪镇三保,解放初期为三桥区阜溪乡三村,1956年为光华高级社,1958年三桥公社井龙生产队,1961年为三桥公社光华大队,1967年更名为红卫大队,1976年恢复原名为光华大队。1984年为三桥乡光华村,1987年三桥乡改镇,1999年三桥镇并入武康镇,2000年与星华、赤山合并为三桥村至今。

原赤山村,辖12个自然村,即云安冲、月雪冲、后窑冲、狮子山、大龙山、郎家冲、赤山庙、骆家冲、马家冲,后巷,鱼花岭、杨火庙,12个村民小组,368户,1280人,村委驻地在云安冲。有耕地面积1632亩,其中水田面积1526亩,旱地106亩,茶地303亩,山林5659亩,其中:有材林3419亩,薪炭林559亩,毛竹山19亩,小竹山6亩,早元竹1251亩,干水果405亩。内荡25亩。是以水稻为主的粮产区。赤山村境内有赤山坞,故名。清道光《武康县志》载,赤山坞在县北七星,土赤若火,名之以其色也。民国时:先为梅阜乡五保,后为阜溪镇六保。解放初为三桥区徐梅乡六村,1956年为三桥乡金星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为三桥公社赤山生产队,1961年为三桥公社金星大队。1982年更名为赤山大队, 1984年为三桥乡赤山村,1987年三桥乡改镇,1999年三桥镇并入武康镇,2000年与光华、星华合并为三桥村至今。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在三桥烧杀掠夺,烧毁民房1800余间,只剩关帝庙半只庙未烧毁。杀害群众达300余人。

1939年4月,三桥杨梅岭成立中国共产党杨梅岭支部, 1940年春,成立三桥土枪队。

1945年,苏浙军区一纵二个连,莫庾区大队,国民党62师,108师,195师大败日军,在船山、箍桶山、南山与日军激战5天4夜,打得日军死尸满山遍野。

三桥村旧时为武康重要商埠。山货由三桥中转出运,三桥有轿行,有骡子、羊角车等交通工具。

1971年,宣杭铁路拓建,三桥村土地征用,后104国道拓宽,县城莫干山经济开发区建立,至今已征用土地 亩。

1960年开办粮食加工厂,80年代起开办水厂、五金厂、橡塑厂、纸箱厂、化工厂、玻璃厂、水泵厂、煤球厂、砖瓦窑,2005年,有企业16家,其中:德清虎顺化工厂、晨旭工艺织物厂、恒超纸箱厂、兴达粘合剂厂、达源茶厂、舒华泡沫座椅有限公司,新龙旗酒店用品厂,天腾石英粉厂,跃来达园艺制品厂,诚信矿产品厂,伊洛斯洁具厂,明生木材加工厂,天地花卉公司、金元茶厂、华凯工艺品有限公司,中利达页岩矿,总投资3000万元左右,职工900多人,年创产值1.5亿元。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