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占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首占镇
首占镇镇内一景

简介首占镇地处长乐市中西部内陆,毗邻市区,东邻鹤上镇,南毗玉田镇,西接营前镇及闽侯县兰圃,北连航城街道。古名洲店,又称酒店。峡漳线穿境而过,是长乐城区的重要延伸方向。[1]

工业首占镇共有企业7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富源不锈钢、嘉福隆五金制品、华盛铸造、岱边翻砂厂、岱边第二翻砂厂、厚德建材等。首占地灵人杰,是一代文学家郑振铎、近代名导演陈怀皑、陈凯歌和旅居香港女作家陈娟的故乡。首占,还是长乐的重点侨乡之一,全镇旅居海外的华侨6000多人。首占闽江支流纵贯全境,水源充足,土地肥沃,自流灌溉,为长乐水稻主要产区之一。2003年来,首占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农业生产逐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乡镇企业稳步发展。曾获华东区“千斤之荣”称号,是福建省农业厅和福州市吨粮田工程建设示范镇。2003年首占镇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国民经济在原有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创历史新高,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奋斗目标。2003年全镇实现乡镇工业总产值11765万元,完成年目标100.5%,比增30.4%;乡镇企业总产值17861万元,完成年目标100.3%,比增22.2%;财政收入238.5万元,其中地税100.5万元,国税30万元,教育附加费108万元。农业总产值3488万元,粮食总产量9756吨,水产品总产量730吨,肉类总产量1320吨;旧果园改造600亩,造林更新30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5750元,比增5.2%,人口出生率8.39‰,计划生育率95.13%。与此同时,村镇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各项配套改革取得新成效,科教兴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继续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保证了2003年政府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1]

农业首占,山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础扎实。全镇山地面积14169亩,耕地面积10813亩,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曾获华东区“千斤之荣”称号,是福建省农业厅和福州市吨粮田工程建设示范镇。2008年来,首占镇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农业生产逐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农业结构不断优化。龙眼、橄榄、花卉、蔬菜、淡水养殖初具规模。文君阁鲜切花基地逐步打出品牌,占领国内市场。

大力鼓励和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积极发展城郊型农业和特色型农业。农业综合开发迈出新步伐,水产、水果、花卉、蔬菜等生产具备一定水平。文君阁花卉再次投资80万元,征地45亩扩大规模,逐步打出品牌,产品供不应求。和合畜牧公司投资150万元在首占镇落户,已建成投产。礼元、塘屿等村农业综合开发初具规模,2008年形成700多亩的橄榄、龙眼基地。始终把粮食生产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增加农业产业投入,一年来共投入50多万元用于整修地下灌、田间道路、排涝设施,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1]

党政建设2005年来,首占干部群众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坚持“承接城区拓展,建设首占新区”的方针不动摇,积极做好呼应、宣传、保护,做好有所作为的文章,在农村土地流转、农民文化建设、农村环境优化、工业稳步发展、党建努力创新、社会安定稳定等方面积极做好本职工作,使首占各项事业显现出人和业兴、安康祥和的局面。站位不等于成功,方向不等于目标,要早日建成首占新区,需要行动和落实,需要上级支持、部门配合、群众理解,需要规划好、资金足、班子精,需要动脑、动手、动口,需要认真处理好大局、小局和个人的利益关系。

切实加强机关干部和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在机关干部队伍建设上,着重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认真贯彻党管干部的要求,不断完善选人用人公正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干部能上能下、选优汰劣的选人用人公正机制,建立并实行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任前公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责任制等制度,提高群众对干部选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另一方面加强机关效能建设,通过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一站式办公等便民利民措施,使“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基层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难题得到及时帮助解决,深受群众好评。

建立健全党建工作格局。镇党委坚持党要管党原则和从严治党方针。每年年初的党委工作会议上,镇党委与各支部(党委、总支)分别签订了年度岗位责任制,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层层建立、落实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了各基层组织抓党建的基本要求,纳入全年工作总目标,形成了在镇党委统一领导下,书记负全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党委委员分头抓、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党建工作大格局。坚持镇党委研究党建工作专题会议制度及每月一次基层组织工作例会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强化村居抓党建的责任意识,“党支部不抓党组织建设就是失职,抓不好就是不称职”成为一种共识,各支部抓党建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大大提高,形成全镇上下齐抓基层党建的浓厚氛围。[1]

社会事业首占镇党委政府突出“重在建设”方针,坚持以提高人的思想认识和文明素质为基础,不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岱边村继续发挥精品村的示范引路作用。继续落实教育先行工程,在全镇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多渠道筹集资金70多万元投入教育事业,维护了正常教学秩序。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步伐,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制,认真做好防治非典工作。作为非典收治点,首占卫生院投资100多万元兴建医疗楼一座,改善医疗条件。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加快旧村改造、新村建设步伐,上洋新村小区已完成配套建设,首占、珠湖新村小区已在建设之中。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责任制,组织抓好社会治安、安全生产、信访及突发性事件等工作。一年共受理各类民间纠纷113件,调解成功率在95.6%以上,防止了矛盾扩大化。继续抓好农村合作基金会清欠工作,全面清理农户欠款。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认真做好有关税费清退工作,2003年底前已全部将有关税费清退给农户。

为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各村在大力加强村容村貌整治工作的同时,不断改善硬件设施。首占村投入135万元完成新明路扩建和翻新等村间道路建设。赤屿、丰山、黄李、塘屿等村共筹集30多万元完成了村间道路的硬化、绿化及停车场建设。上洋村投入15万元建成了团结公园。投资75万元的朋上文化中心已启动建设,投资80多万元的岱边敬老院已全面竣工,礼元村投入5_万元修缮文化中心。珠湖村投入6万元建造亭两座。投资15万元的屿后弘善桥已完成建设。赤屿村投资13万元完成自来水扫尾工程,塘屿村投资4万元改善全村的饮水条件。[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