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简介北京政法职业学院,是一所以举办全日制应用法学高等职业教育为主、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相衔接,同时开展面向政法系统的高层次人才培训,形成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的多功能政法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定位与办学模式的法律高等职业学院。
教育基地北京政法职业学院作为具有政法特色的教育培训基地,坚持“立足北京,服务政法,面向社会”的办学宗旨和“立德明法,重实强技”的办学思想,确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 20多年来,承担着为首都司法、执法各部门及社会培养合格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任务,为社会各界培养各种层次的法律人才20000余名。
2003年,为适应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学院围绕“创特色、走新路、求发展”这一主题,转变发展观念,积极探索具有政法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新路子,搭构“严谨、求是、和谐、志强”的校风和“勤思明理,笃学致用”的学风建设,创建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框架体系,以“团结、诚正、笃实、创新”为校训,开拓办学新模式,形成了以应用法律教育为主,相关专业协调发展,以举办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为主、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积极开展面向政法系统的高层次人才培训,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的多功能政法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定位与办学模式。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占地面积近600亩,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教育资源,近17万平方米的新教学区正在建设中,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为学院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学院概况北京政法职业学院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和大兴区,属于专科层次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兼备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及职业培训的职能,隶属于中共北京市委政法委员会;业务上接受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指导。
学院成立于1982年,其前身为北京政法干部学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原北京市法律业余大学、司法学校先后并入学院。
1997年北京市委政法委党校挂牌于学院。1999年北京市法律中高层次紧缺人才培训中心在学院设立。2003年与北京第三人民警察学校共同组建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学院现有三个校区,各类在校生5000余人。教职工340余人,图书馆藏书近90余万册(含电子版图书)。
特色办学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共设有法律文秘、法律事务、行政执行、安全保卫、刑事执行、劳动与社会保障、社区管理与服务、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网络监察、信息管理、电子商务、商务英语、涉外秘书、电脑艺术设计及办公自动化等16个专业,21个专业方向。其中,法律文秘专业为市级特色专业,同时与美国大西洋凯波社区学院开展合作教学项目。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多种类型的职业及资格证书培训,进行资格证书进课堂试点工作。建有40余个实践教学基地及广泛的就业渠道,是北京市人民法院委托的书记员培训基地。为法院、检察院等单位定向培养书记员。到目前为止,已为全国人大、法院、检察院等培养了数百名书记员。
学院高职毕业生每年有5%可以参加专接本推荐考试,升入普通本科学习。其他选择升学的毕业生可以自由选择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专升本或网络教育专升本形式,毕业后均可取得国家承认的国民教育系列本科文凭。年就业率90%左右。
学院建立各种岗位及资格证书培训、国家职业资格的培训与鉴定、技术等级考试、考点。与市法院、北京保安公司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目前已设立全国计算机等级、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NIT)、国家公务员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培训考试、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北京英语口语证书考试、速录职业资格考试、全国秘书职业资格鉴定等10余个考试、培训站点。为满足北京2008年奥运会对高级保安人才的需求,成立了雷盾城保安培训中心,开拓了多种培训渠道。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秉承“学高身正,敬业爱生”的教风,拥有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近200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者占39%,具有高级职称者占24%以上。同时,学院还聘请国内外著名教授、专家、学者80余名担任兼职教授、特聘研究员。
面向社会的“首都政法网”设在北京政法职业学院。首都政法网是面向社会、面向大众宣传政法工作、发布政法新闻、提供在线服务的综合平台。设有“司法公开、法律服务、社会监督、新闻中心、政法文化、法学论坛、政法内参、在线培训、论坛” 9大频道板块,30余个子栏目。向社会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服务、法制宣传和法学研究等多种服务。同时,建立了数字校园网,实现了办公、教学管理现代化、网络化。
教学科研北京政法职业学院狠抓教学科研工作,先后成立了教学视导组、院学术委员会、高职教育研究所等教学科研机构,督导学术研究和教学。
1999年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北京市法律中高层次紧缺人才培训中心设立在学院。进一步推进和加强北京市法律中高层次紧缺人才培训工作,2001年,中心被评为市教委优秀培训项目。2000年4月,中心成立了应用法学研究所,先后成立了WTO法律实务、奥运法治安全环境建设、社区矫正、法律语言应用研究所和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等五个二级学术机构。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有较强的科研实力。20年来取得各类科研成果千余项;近年来,获国家、省部级等教改和科研课题等方面的成果3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著作及院级课题等近500项。同时先后与市委政法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司法局等围绕反恐、预防网络犯罪、“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社区矫正等司法实践过程中的重点热点问题组织开展培训与研究,发表或编辑的论文、著作有500余篇(册),数十项成果已转化应用到司法实践中,部分改革建设项目在全国起到了示范作用。推进学院应用法学研究和更好的为首都政法行业服务。
学院编辑出版面向国内外发行的《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1被评为年度市属社科期刊一级刊物。2002年来被北京市新闻出版局评为“北京市一级期刊”,并连续荣获北京高教学会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优秀编辑质量奖”。2006年《学报》荣获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全国质量进步社科学报”称号。
干部培训北京市委政法委党校自1997年在学院挂牌成立后,在市委、市委政法委的直接领导下,围绕政法系统领导管理人才、高层次法律职业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的建设,创建了首都政法系统人才培训体系,搭构起七个主体班次、五种培训类型的领导干部培训体系,“三个平台”、九种措施与途径的高层次人才培训体系,探索了导师制、应用课题研修、培训与素质测评相结合的精品班次等十余项创新培训项目。探索了干部培训与干部使用有机结合的新路子,党校已被市委组织部列为此项工作的试点单位。党校成立以来,承办了近170个培训班次,为政法系统开展局职领导干部研修、处职领导干部进修及中青年领导干部和党务领导干部培训等;同时,与政法部门合作开展了实习律师、社区矫正等方面的职业培训,共培训8500余人次。并与中央党校、市委党校联合举办研究生班,为政法系统培训研究生人员近千人。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承担着首都司法干警的教育培训工作,20年来为首都监狱等司法部门培训了3000多名专业人才。
合作交流学院积极开辟办学新渠道,与国外大学探索联合办学方式,建立境外培训基地,承担首都政法系统开展法律专门人才培训。注重为政法系统培养专家型、复合型人才,先后开辟了10余个国外培训基地和合作培训项目,进行境外培训团组、国际国内研讨交流等活动,每年组织10余个法官、检察官、警官专题培训团赴境外培训研修;同时邀请、聘任国内、外司法专家来院授课、讲座,并举办了WTO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德监狱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德、澳案例审判模式比较、法律适用(高层)论坛等学术研讨。2004年与澳大利亚跨国犯罪预防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2004北京跨国犯罪预防研究中心首届年会暨国际研讨会”,2005年成立了北京预防跨国犯罪研究会。
领导关怀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北京政法职业学院优异的办学成绩不仅赢得了社会的肯定和赞誉,也获得了各级政府领导人的亲切关怀。自建校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北京市教委的领导多次来校视察,帮助解决学院的各种困难。原北京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强卫,北京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段桂青更是对学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得以稳定持续的高速发展。
发展规划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对一个学校而言,创新也必然是生存和发展的灵魂。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首都政法队伍建设两大中心任务,从应用法学教育为主的多科性高等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进的总体要求抓起,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原则,用正确的思想和新的职业教育理念指导、解决建设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发挥和依托首都政法行业的特有优势,在创新中发展,确保学院在首都大的教育格局中处于优势地位,力争跨进全国高等职业学院先进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