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宪惠陵
惠陵系桥陵的主要陪葬墓,位于三合村东,当地人称之为“让冢”。惠陵陵主李宪,系唐睿宗李旦长子,文明元年(公元684年)立为皇太子,睿宗降为皇嗣后,武则天册封他为皇孙,中宗即位改封为蔡王,李宪“固辞不敢当”。景云年间(公元710年),睿宗将复立皇太子,李宪辞曰:“储副天下公器,时平则先嫡,国难则先功,重社稷也。”并涕泣以死固让。遂立平韦后之乱有功的楚王李隆基为皇太子。李宪“一生谨畏,未尝干政”,开元七年(公元719年)被封为宁王,天下“皆以天下友悌之祥”。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病逝,终年六十三岁,玄宗闻讯“失声号恸,左右皆泣下。”以宪“实推天下,有高世之行,非大号不称。乃追谥让皇帝”,“及敛,出天下服一称,诏右监门大将军高力士以手书宀真灵坐”,“赠妃元为恭皇后,葬桥陵旁”。因李宪是以帝王规格下葬的,其陵寝范围很大,“陵在封阳乡,封内十里”,陵前布置有华表1对、天马1对、石狮4对、石马5对、翁仲10对,且均为盛唐石刻艺术品。公元762年(唐代宗宝应元年)“盗发惠陵”,使惠陵遭到破坏;北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赵匡胤下诏修葺唐陵,惠陵也经整修;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时任陕西巡抚的毕沅,令修惠陵城垣80丈,并于陵前树“唐让帝惠陵”碑。陵寝现状为长150米、宽90米,封土高约14米的覆斗状墓冢。地面石刻遭受到严重破坏,解放后,尚存石狮、石马1对,文化大革命后,仅存西侧石马残身(已埋入地下),东侧地下埋有折为三截的华表。另外,朱雀门、玄武门外各有土阙遗址,高约7米,东西并列,并存有明显的陵园建筑及陵墙遗址。
惠陵周围曾广植翠柏,俗称“柏城”,民国初年尚存百余株,合围者居多,群众称为“云柏”,后陆续被砍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