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琪
湖北省石油学会副理事长教授 博士生导师。女,1938年2月,江苏吴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60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石油地质勘探专业。曾先后任石油系系主任、石油研究院院长、中国石油协会理事、中国地质学会湖北分会理事、中国青藏研究会理事、湖北省石油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石油地质学家协会AAPG积极会员等。1993年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
1960年参加大庆会战获红旗手、标兵称号;毕业后在河北省地质队,从事金属与非金属矿产普查找矿及综合研究工作,多次获先进工作者称号,1965年获地质部五好职工奖。
1973年调回地质学院,从事石油构造地质与盆地分析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75年率先总结了中国东部与同生断层有关的构造样式及油气聚集规律;1976-78年研究并总结了任丘古潜山油田的裂缝-岩溶型油藏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上述成果为东部石油勘探与开发的深入开展提供重要依据。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会二等奖。
1981—83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地球物理系研究 全球板块构造与古地理。在美国石油地质学家1983年 AAPG 年会上宣读 “中国东部任丘古潜山油田中构造裂隙的重要作用” 论文获年会最佳论文奖,为我国石油地质学家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并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1986年撰写《中新生代以来中国及邻区板块碰撞、旋转与离散模式初探》的论文,开辟了利用古地理数据、计算机自动成图技术进行半定量研究板块运动历史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1983年回国后,又多次赴美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荷兰、马来西亚等国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在油气地质研究中,将基础性很强的全球板块构造理论与生产实践性很强的油气勘探相结合;将局部性的构造分析与整体性的成油体系分析相结合;将宏观与微观、区域与局部、地表与深部、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率先实行了多学科、大跨度交叉、渗透与综合研究的分析方法。其中《北祁连逆掩带的缓倾角断层》与《酒西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油气远景评价》等科研成果,为玉门亿吨级油田的扩展奠定了基础。
1988年率先以成油气体系的观点,系统研究总结了地表化探异常的形成机制,并对深部油气进行预测,编写了《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横山地区油气地表地球化学勘探总结》,该成果为靖边大气田的发现作出了贡献,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多年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合作编写了《石油勘探构造分析》与《石油天然气地球化学勘探》等著作,前者获部高等教育优秀教材一等奖。1997年主编《成油体系分析与模拟》一书,系统总结了成油体系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为油气勘探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经高教部研究生办审定,该书被遴选为研究生推荐教材,由高教出版社再版发行。
曾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科技攻关、863高科技及横向协作课题 30 多项,并主持多次全国性会议及国际合作项目。并承担多次学术交流的英语口译工作。发表文章 30 多篇,合作编写专著、译著或科研报告 10 多本。曾获全国科技大会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部级高等教育优秀教材一等奖及美国AAPG年会最佳论文奖各 1 项,另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 3 项、三等奖 7 项;历年来先后指导硕士、博士及外国研究生 60 多名。曾被评为校优秀博士生导师、优秀共产党员。1992年入选剑桥《国际名人录》等并获20世纪成就奖。
先后开设的本科生课程:
石油勘探构造分析、石油地质专业英语、石油地质新进展;开设的研究生课程:成油体系分析与模拟、石油构造分析、科学方法论—油气勘探中的创造性思维、现代勘查理论与技术前沿等。
代表性著作及论文:《成油体分析与模拟》、 《石油勘探构造分析》、《石油天然气地球化学勘探》、《板块构造、有机物质及盆地油气远景评价》、《同生断层与油气聚集》、《油气勘探中的创造性思维》、“渤海湾地区与同生断层有关的几种构造圈闭类型”、“初论中国东部含油气盆地的底辟构造”、“从煤和蒸发盐的分布看中生代以来中国大陆板块运动”、“油气圈闭的地表化探异常模式”、“北祁连逆掩带的缓倾角断层”、“西藏特提斯构造域海相油气前景”等。
主要学术论著
成油体系分析在地球化探中的应用
西藏特提斯构造域海相油气前景
黄骅拗陷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区域构造背景
初论中国东部含油气盆地的底辟构造
中新生代中国及邻区板块碰撞、旋转及离散模式初探
渤海湾地区与同生断层有关的几种构造圈闭类型
地学思维札记
油气圈闭的地表化探异常模式
东营凹陷底辟型构造圈闭的形成机制
从煤和蒸发盐的分布看中生代以来中国大陆板块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