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型战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河内型战舰是日本海军的战舰舰级之一。同型舰有“河内”及“摄津”2艘,并于1912年竣工。“河内”在1918年7月12日德山湾爆炸事故中沈没(沈没地点:北纬34°0分・东经131°46分,现在的海图有沉船表示)。“摄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为靶舰,于1945年7月24日吴被美军机动部队空袭而受严重破坏。

本型舰为日本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竣工的唯一弩级战舰舰级。本型的基本计划编号为“A-30”,河内是“伊号战舰”,摄津为“吕号战舰”。

关于军舰形

船体为水平甲板型,舰首大体上为垂直(摄津为剪型船首)加上新设计的“1912年型30.5厘米(50口径)炮”连装炮塔1座,而司令塔位于操舵舰桥内。

主炮塔配置

主炮塔的配置特色为不考虑舰炮的口径,如德国海军的“拿骚级”“赫尔戈兰级”主炮配置同样。 而同世代的战舰如英国海军的“海神级”“巨人级”、美国海军的“德拉瓦级”“佛罗里达级”为全舰舷侧均可瞄准,亦可进行复旧。

副炮等

副炮为日本战舰中初次采用的“1910年型15.2厘米(45口径)炮”,二号甲板下方的舷侧炮塔配置为每边舷5门。其他的装备包括对鱼雷艇用的“1908年型12厘米(40口径)炮”12门、“7.6厘米(40口径)炮”单装炮16门、45厘米水中鱼雷发射管5座。

排水量 20,800吨(常备)

标准排水量 {{{标准}}}

标准排水量

满载排水量

全长 水线长152.4米

160.3米(河内)

162.5米(摄津)

全宽 25.6米

吃水 8.2米

飞行甲板 {{{飞行}}}

锅炉 {{{锅炉}}}

动力 宫原式混烧锅炉16座

柯帝士·布朗式直结涡轮引擎

2座2轴推进

25,000匹(河内公试30,399匹)

极速 20节(河内公试21.024节)

续航距离 18节2,700浬

燃料 {{{燃料}}}

乘员 999名(河内新造时)

986名(摄津新造时)

舰载机

武装 30.5厘米(50口径)连装炮 2座

30.5厘米(45口径)连装炮 4座

15.2厘米(45口径)单装炮 10座

12厘米(40口径)单装炮 8座

8厘米(40口径)单装炮 12座

45厘米水中鱼雷发射管 5座

装甲 舷侧装甲:305毫米

(水线部舷侧炮塔间)

127毫米(水线部)

229毫米(水线上部)

甲板装甲:76毫米

主炮塔装甲: 305毫米(前盾)

279毫米(50口径侧盾)

254毫米(45口径侧盾)

279毫米(后盾)

76毫米(天盖)

炮座部:279毫米

司令塔:254毫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