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澄波

陈澄波(1895年2月2日-1947年3月25日),台湾著名画家。1926年以一幅〈嘉义街外〉的作品,入选第七回日本「帝国美术展览会」(简称「帝展」),这是台湾人首次以西画跨进日本官展的门槛;其后又数度入选「帝展」和其它各项展览。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发后,因代表嘉义市「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前往水上机场协商,于3月25日上午被国民党军队枪毙示众,享年52岁。
早年事迹
陈澄波出身嘉义,母亲早故,父亲陈守愚为中国清朝之秀才,受聘在外为私塾老师。陈澄波从小由祖母带大,由于家境清寒,先进私塾读汉文,13岁才进公学校读书,后来又到台北的台湾总督府国语学校(即今台北市立教育大学)就读。由陈澄波留下的日记中,可以看到他自幼就有「立大志、做大事」的企图。在台湾的日治时期,画家有了有史以来最高的地位与荣宠,在当时入选帝展总是报纸上的头条新闻,绘画成了台湾人扬眉吐气的最佳方式。于是陈澄波的理想便是成为一名大画家。
在陈澄波上台北入国语学校的第一年,著名的水彩画家石川钦一郎仍在该校兼课任教,故陈曾在石川的指导下,受过基本的写生训练与水彩技法。陈在毕业以后返乡任教,也曾带领学生到郊外去写生。
1924年,陈以将近三十岁的高龄考入当时画家的圣殿 --- 东京美术学校 --- 的图画师范科就读,是早期留学日本的台湾学生之一。1926年,他以画作〈嘉义街外〉首次入选日本第七回「帝国美术展览会」,成为台湾以油画入选该展览的第一人。绘画燃烧着他的高昂的生命,他说,「一个以艺术创作为己任的人,若不能为艺术而生、为艺术而死,还能够算是个艺术家吗?」。他一生最崇拜的艺术家,正是梵谷,家中两本关于梵谷的传记和书信集,被他用红笔画了又画。
上海与台湾的岁月
1929年从东京美术学校研究科毕业以后,陈澄波受聘前往上海,曾任新华艺专西画系教授兼系主任、以及昌明艺专艺教科教授兼西画科主任。那时候也刚好碰上于上海所举办的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陈澄波并被邀担任此会的西画评审员。在上海的这段期间,陈澄波对中国画有更多的接触与认识,他尤其喜欢倪云林和八大山人的作品。

1933年6月,由于上海政局不稳定,陈澄波举家迁返台湾。在返回嘉义老家的时候,陈已接近不惑之年。然而,在乡人的眼中,他仍然具有某种程度文化英雄的色彩。自从回台后,老家嘉义就经常入画,而且其间风格变化颇为明显。由于开始接触严格西画训练的年岁较晚,因此,他早年在台湾自我摸索的痕迹,一生都未曾抛弃过,包括对主观叙述意识的偏好、以及强烈的乡土色感。而在他重返家乡后,自我的风格也逐渐稳定地成长、成熟。
陈澄波在美术上的成就
陈澄波除了以〈嘉义街外〉这幅画入选日本第七回帝展以外,其后也多次入选槐树社展、春阳展、光风展、台展、台阳展、府展等展览,并先后组织七星画坛、赤岛社、台阳美术协会等重要美术团体,其于绘画的成就,以及推展台湾艺术文化的努力,功不可没。
陈澄波经过严格的正统学院训练,严谨的构图,却又不失纯稚朴拙;特有的笔触,大胆的用色,令人不禁热血沸腾。在他的作品中,人物与静物较少,但其风景绘画的风格,充满了强烈执着的「素人」个性,实有其独特的韵味。
在二二八事件中不幸罹难

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发后,嘉义地区发生严重冲突,国民党的军队被民兵围困在水上机场内。嘉义市的「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接受其和谈要求,而于最后一次推派代表时,派潘木枝、卢炳钦、柯麟、陈澄波、邱鸳鸯(以上皆嘉义市参议员)、刘传能等六人担任「和平使」前往协商。不料,只有邱鸳鸯、刘传能两人顺利回来,其馀全遭对方拘捕,并用粗铁线捆绑起来。3月25日上午,这些人被国民党军队捆绑起来,从嘉义市警察局沿着中山路游街至火车站前,然后被枪毙示众。陈澄波等人在被枪杀后,蚊蝇围绕,令人惨不忍睹。
迟来的荣耀
陈澄波死于非命以后,和他过从甚深的学生欧阳文也于1949年因白色恐怖被捕。当时,包括嘉义画家刘新禄在内的大多数人,在这种恐怖的气氛下,都以为画画会带来灾难,或是与画家陈澄波有关系也不会平安,所以一一将各种各样的画作销毁。
这种情况一直到台湾的政治步入民主化以后,才略有改善。2002年,鉴于台湾前辈艺术家倾一生之力投注于台湾近代新美术之启蒙与发展,台湾的邮政总局特筹划发行「台湾近代画作邮票」系列,向社会大众推广台湾本土画家之艺术成就。首套邮票以台北市立美术馆馆藏之四位已逝台湾画家的作品为图案,其中也包括陈澄波于1927年完成的〈夏日街景〉这幅画。
也是在2002年,陈澄波所画的〈嘉义公园〉,在香港的拍卖场以高于估价四倍的5,794,100港元(26,073,450台币)成交,创下台湾前辈油画家最高价记录。同时,也写下华人前辈画家次高价记录,仅次于一年前徐悲鸿 〈风尘三侠〉6,645,000港元的纪录。
和陈澄波相关的研究

陈澄波绘,1995,陈澄波百年纪念展,再版,陈重光、萧琼瑞、李松泰撰文。嘉义市:嘉义市文化中心。
洪文庆主编,1994,陈澄波。台北:锦锈。
赖万镇总编辑,1994,陈澄波‧嘉义人。 嘉义:嘉义市政府。
林育淳,1998,油彩‧热情‧陈澄波。台北:雄狮美术。
雄狮美术编,1979,学院中的素人画家陈澄波。台北:雄狮。
颜娟英,1992,陈澄波。台北:艺术家。
作品
自画像
1927 年
油彩‧画布
41 x 31.5 公分
自画像
1930 年
油彩‧画布
41 x 31.5 公分
碧潭
1946 年
油彩‧画布
38 x 45.5 公分
桥
1930 年
油彩‧画布
37.5 x 45 公分
嘉义街外
1927 年
油彩‧画布
64 x 53 公分
枇杷树
1924 年
绢‧胶彩
61 x 51 公分
外出
1926 年
绢‧胶彩
120 x 54 公分
沈思
1926 年
绢‧胶彩
126 x 111 公分
清流
1929 年
油彩‧画布
72.5 x 60.5 公分
我的家庭
1931 年
油彩‧画布
91 x 116.5 公分
上海码头
1932 年
油彩‧画布
38 x 45.5 公分
西湖春色
1934 年
油彩‧画布
10F
嘉义街中心
1934 年
油彩‧画布
91 x 116.5 公分
庙口
年代未详
油彩‧画布
59 x 70.5 公分
淡水中学
1936 年
油彩‧画布
91 x 116.5 公分
嘉义公园
1937 年
油彩‧画布
60.5 x 72.5 公分
椰林
1938 年
油彩‧画布
97 x 130 公分
池畔
1940 年
油彩‧画布
91 x 116.5 公分
怀古
1941 年
油彩‧画布
72.5 x 91 公分
长荣女中学生宿舍
1941 年
油彩‧画布
91 x 116.5 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