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元士

yuán shì

1. 周代称天子之士为元士。《礼记·王制》:“天子之三公之田视公侯,天子之卿视伯,天子之大夫视子男,天子之元士视附庸。” 孔颖达 疏:“天子之士所以称元者,异於诸侯之士也。《周礼》:公侯伯之士,虽一命不得称元士。” 汉·班固 《白虎通·爵》:“天子之士独称元士何?士贱不得体君之尊,故加‘元’以别诸侯之士也。”

2.指低级官吏。《旧唐书·孟简卢简辞等传论》:“以端纶之才,任不逾元士,而卢简辞之昆仲,云抟水击,郁为鼎门。”

3.佳士,优异之士。 明·何景明 《方竹先生诔》:“齐民元士,三军匹夫。”

4. 明初给事中的别称。《明史·职官志三》“[洪武]二十二年改给事中为源士”注:“初,魏敏 、卓敬等,凡八十一人为给事中。上以其适符古元士之数,改为元士。至是,又以六科为事之本源,改为源士。”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