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伍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东南大学教授男,汉族,1965年6月出生于江西高安。博士、教授。

1985年同济大学本科毕业,1988年河海大学研究生毕业并获工学硕士学位。同年到东南大学任教。1994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1年取得博士学位并晋升为教授。现任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测绘工程系主任、南京北极测绘研究院院长等职。

现已主编出版教材和专著6部,参编专著1部,主编校内教材5部。在国内外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其中有1篇论文被SCI检索。1997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1999年,“测量实习教学改革”获东南大学优秀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2002年,《土木工程测量》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该教材于2005年被评为江苏省精品教材;2005年,《GPS测量原理及其应用》获全国高等学校测绘优秀教材三等奖。近几年来,一直致力于神经网络工程应用方面的研究,获得了不少创新成果。先后于2002年和2004年两次赴美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论文“基于神经网络的转换GPS高程的新方法”在第22届FIG国际会议上宣读,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兴趣。1995年以来,主持并完成一项东南大学科学基金项目,主持30多项工程研究项目。主要课题有:基坑支护工程变形监测与分析、高层建筑物沉降和倾斜观测、公路路线勘测设计、高速公路软基沉降稳定监测与分析研究、工程地质三维数值模拟技术研究等,课题研究经费累计300多万元。

【研究方向】

[1] 变形监测理论与方法及其变形分析研究

[2] GPS工程应用及其数据处理

[3] 神经网络工程应用研究

[4] GIS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

【学历教育】

[1] 1981-1985,同济大学测量系工程测量专业,本科

[2] 1985-1988,河海大学工程勘测系水工结构工程专业,硕士

[3] 1996-2001,河海大学水电学院水工结构工程专业,博士

【学术兼职】

[1] 中国测绘学会工程测量分会副理事长

[2] 全国交通工程测量学术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

[3] 江苏省测绘学会副理事长

【出版教材与著作】

[1] 1999,胡伍生、潘庆林 主编,《土木工程测量》第一版,东南大学出版社

[2] 1999,胡伍生 参编,《住宅设计资料集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2002,胡伍生、高成发主编,《GPS测量原理及其应用》,人民交通出版社

[4] 2002,胡伍生、沙月进 主编,《交通土建施工测量》,人民交通出版社

[5] 2002,胡伍生、潘庆林 主编,《土木工程测量》第二版,东南大学出版社

[6] 2004,胡伍生、朱小华 主编,《测量实习指导书》,东南大学出版社

[7] 2005,胡伍生、潘庆林、黄腾 编著,《土木工程施工测量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8] 2006,胡伍生 编著,《神经网络理论及其工程应用》,测绘出版社

【获奖情况】

[1] 1996,胡伍生,东南大学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二等奖(东南大学)

[2] 1997,胡伍生,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宝钢教育基金理事会)

[3] 1998,胡伍生,东南大学教书育人积极分子(东南大学)

[4] 1999,胡伍生、马骉、朱小华,“测量实习教学改革”,东南大学教改成果二等奖(东南大学)

[5] 2002,胡伍生、潘庆林,《土木工程测量》,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教育部)

[6] 2004,胡伍生、张志伟、朱小华、戚浩平、于先文,《测量学》,东南大学优秀课程建设二等奖(东南大学)

[7] 2005,胡伍生、高成发、吴向阳,《GPS测量原理及其应用》,全国测绘优秀教材三等奖(中国测绘学会)

[8] 2005,胡伍生、潘庆林,《土木工程测量》,江苏省精品教材(江苏省教育委员会)

[9] 2005,胡伍生(排名第8),高速公路填石路堤设计、施工与质量控制研究,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科技厅)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