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穆特·普莱斯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赫尔穆特·普莱斯纳(Helmuth Plessner, 1892年9月4日—1985年6月12日)是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也是哲学人类学的主要代表人之一。

生平

1910年,普莱斯纳开始了医学和动物学的研究,后来则进行哲学的研究。

1920年,普莱斯纳在新建成的科隆大学获得了哲学私人讲师资格并且通过教授资格考试。

1933年,因为父亲的犹太裔身份的缘故,普莱斯纳被撤教职。

1941年,他的著作《笑与哭》出版。

普莱斯纳,跟马克斯·舍勒和阿尔诺德·盖伦,都是哲学人类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这场哲学运动在20世纪的首两三个世纪形成,致力就人及其在世界、历史、自然中之地位的问题,提出理论上的说明。哲学人类学通过与当时其他哲学思潮(现象学、新康德主义)以及与自然科学(尤其生物学)展行争论,日益发展。舍勒、盖伦、普莱斯纳三人都主张人具有独特地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反对达尔文主义。与舍勒不同的是,普莱斯纳并不追问人有没有超时间性的本质;与盖伦不同的是,普莱斯纳并不首先把人界定为“有匮乏的存在”(Mängelwesen,这是一个来自赫尔德的关键字词)。

普莱斯纳在其《有机体及人类的发展阶段》中有系统地提出了他的人类学观念,并且提出了“离心定位”(Exzentrischen Positionalität)的基本范畴。普莱斯纳人类学有两个主导性的问题:

生命现象与无生命现象如何区别?

生命现象是如何组织的?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就在于界限(Grenze)的观念。与无机体不同,有机体与其环境有着一种涉及界限的独特关联;植物和动物都是体现著界限的生物。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则在于位置(Position)的观念。根据有机体各自不同的定位特性,普莱斯纳区分出三个组织形式(Organisationsformen)或组织阶段(Organisationsstufen):植物,动物,人类。

著有

Die wissenschaftliche Idee, ein Entwurf über ihre Form (1913)

Krisis der transzendentalen Wahrheit im Anfängen (1918)

Die Einheit der Sinne. Grundlinien einer Ästhesiologie des Geistes (1923)

Grenzen der Gemeinschaft. Eine Kritik des sozialen Radikalismus (1924)

Die Stufen des Organischen und der Mensch. Einleitung in die philosophische Anthropologie (1928)

Macht und menschliche Natur. Ein Versuch zur Anthropologie der geschichtlichen Weltansicht (1931)

Zur Anthropologie des Schauspielers (1948)

Lachen und Weinen. Eine Untersuchung der Grenzen menschlichen Verhaltens (1941)

Das Lächeln (1950)

Die verspätete Nation. Über die politische Verführbarkeit bürgerlichen Geistes (1959, ursprünglich 1935)

Die Frage nach der Conditio humana (1961)

Die Emanzipation der Macht (1962)

Anthropologie der Sinne (197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