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萝卜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耳萝卜螺

耳萝卜螺的壳大,高达22毫米。有4个螺层,螺旋部短而尖,体螺层膨大,形成贝壳绝大部分;壳口大,并向外扩张呈耳状。广泛栖息于各种静水和缓流水域。卵生,除冬季外皆可产卵。卵产出后包裹于卵袋内,卵的数目随卵袋大小而不同,一般上、下重叠排列,约有70余个。为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也是引起人类皮炎的土耳其斯坦鸟毕吸虫、包氏毛毕吸虫的中间宿主。

小土蜗壳高约8毫米。呈膨胀卵圆形。有4~5个螺层,皆外凸,各螺层呈阶梯状排列。螺旋部呈宽圆锥形,体螺层膨大。栖息于各种静水和缓流水域,中国各地皆见。卵生,卵产出后包裹于卵袋内,在25℃情况下,8~12天可孵出幼螺,约两个月幼螺可发育成熟。为肝片吸虫和大肝片吸虫的主要中间宿主,亦为引起皮炎的程氏鸟毕吸虫、包氏毛毕吸虫和卷棘口吸虫的中间宿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