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府学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广州的官学在古代主要有三家:广州府学宫、番禺县学宫(今天的农讲所附近)、南海县学宫(今天的第十一中附近),参加这些学宫的读书人必须已经取得秀才资格。府设府学,县设县学。府学有府学宫,县学有县学宫。每月初一、十五,已考取入学的生员,须到学宫拜谒孔子神牌。学官则出课题令诸生回家中钻研、习作文章。这些学宫,在科举考试废除前,实际上是科举的预备场所。入县学、府学必须经过童生试。科举考试分岁、科两种。岁考每年一次广州府学宫始建于宋庆历年间,历代多次迁徙、扩建、重建,至乾隆而臻于完备,号称“岭南第一儒林”。在咸丰七年(1857)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宫遭英法联军炮击焚毁。同治三年(1864)重新修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