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编码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非编码区
非编码区

非编码区(Non-coding region)

基因是由成千上万个核苷酸对组成。组成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可以分为不同区段。在基因表达的过程中,不同区段所起的作用不同。能够转录为相应信使RNA,进而指导蛋白质合成(也就是能编码蛋白质)的区段叫做编码区。不能为转录相应信使RNA,也就是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区段叫做非编码区。非编码区位于编码区前后,同属于一个基因,控制基因的表达和强弱 。

非编码区虽然不能编码蛋白质但对于遗传信息表达是不可缺少的,在它上面由调控遗传信息表达的核苷酸序列,是有遗传效应的,比如RNA聚合酶结合位点。是有遗传效应的。

非编码区对目的基因是不可缺少的,非编码区上有与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具有调控作用。

基因非编码区的碱基的插入、缺失和替代也属于基因突变事件,尽管目前大多数的研究是局限在编码区突变。

启动子、终止子属于非编码区。

因为回文序列的特殊排列,大多都位于非编码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