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萼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李景萼(1926—— )河南封丘人。原名李玉枝,自幼家贫,8岁时在开封拜祥符名艺人史宝生,张金发为师学艺。11岁登台演出便以纯净柔美的童声得到了观众的喜爱。抗战爆发后随父逃往西安, 遇樊粹庭先生,由此入狮吼剧团学艺,因属“景”字辈,便更名为李景萼。在狮吼期间先后主演了《西厢记》《秦雪梅》《钟芜焉》等剧目。不久因嗓子“倒仓”开始攻刀马旦 ,同时苦练本嗓和学习豫西调。经过磨练,终于练出一副纯厚洪亮的大本嗓.1946年她和徐凤云等一批名艺人返回河南。先后与汤兰香,王秀兰等合演一批“樊戏”《凌云志》《霄壤恨》《三拂袖》《女贞花》等,以唱念俱佳深得观众欢迎,在河南的影响逐渐扩大。新中国成立后,李景萼南下武汉,加入武汉市群众豫剧团,并出任团长。从上世纪50年起,李景萼常年率团深入矿山,农村演出,使豫剧在武汉及湖北都有较大的影响。李景萼获得多次湖北省戏曲会演一等奖。文革期间受到残酷迫害,身心遭到极大摧残。文革后,重返舞台,她的复出在武汉三镇引起巨大轰动,从此老艺术家又开始了艺术的第二次青春。她在完善自己的唱腔的同时,广泛学习“京昆”的表演手法,完善了她的做工和表演。演出之外,她开始收徒传艺。其弟子任秀霞,杨素兰在湖北戏剧届都有广泛影响。李景萼的代表剧目有《秦香莲》《穆桂英挂帅》《桃花庵》《佘太君挂帅》,现代戏《罗汉钱》《南海长城》《朝阳沟》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