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枯萎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豇豆枯萎病

病原:半知菌亚门真菌—— 尖镰孢菌 Fusarium oxysporum Schl. F. sp. Tracheiphlium (e. F. Smith) Snyd. Et Hans.

症状

全株枯萎,剖开病株茎基部和根部,可见内部维管束组织变褐色,严重时外部变黑褐色、根部腐烂。湿度大时病部表面出现粉红色霉层。

发生规律

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腐生性较强,从根部伤口侵入。连作地及土壤含水量高的地块发病重。

豇豆枯萎病

防治措施

(1)种植抗病品种。

(2)实行3年以上轮作。

(3)采用高垄深沟栽植,结合整地每亩施生石灰100~150公斤。

(4)发病初期用96%“天达恶霉灵”粉剂3000倍液、5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百泰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6%敌磺•多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7%多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喷淋根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