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陈立新

1、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团长1959年生于青岛,4岁随父亲学习小提琴,7岁登台演出。 1979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管弦系,师从中央音乐学院王振山教授。 1983年参加了法国“蒂博”国际小提琴比赛的国内比赛进入决赛。 1987年参加了首届全国小提琴比赛荣获第一名。曾多次代表中国艺术家赴欧洲、亚洲等国演出,获得极大成功。几年来同国内各大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均获成功。同时录制了大量的个人专辑唱片。 1995年获得了中国第三届金唱片奖。同年创建了北京音乐厅弦乐四重奏团,并担任首席。现任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团长,兼首席小提琴。

2、武汉大学教授男,1963年11月生于安徽省庐江县。200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2002年7月-2004年6月在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4年7月到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工作,2004年12月被聘为教授,2005年7月被增选为博士生指导教师。近年分别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历史哲学》、《德意志意识形态》等必修课和选修课。曾承担各种级别的研究课题多项,目前正主持研究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问题域”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历史唯物主义存在论原则的当代解读和建构”,参加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存在论和历史哲学,近年来公开发表的代表性著作有:《历史意义的生存论澄明——马克思历史观哲学境域研究》,代表性论文有:“‘历史学’何以可能——海德格尔的追问”、“现实生活过程:人的源始扎根处”、“历史领悟与哲学革命”、“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存在论寓意”、“人学研究持续发展的自性究诘”、“卢卡奇与马克思哲学存在论”、“论马克思实践原则的存在论意义”、“论唯物史观与史学的内在会通”等。

2002年

1.感性活动之为马克思哲学主导原则的意义,独撰,《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2年第8期全文转载。

2.“历史学”何以可能——海德格尔的追问,独撰,《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第3期。

3.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人格建构,独撰,《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2003年

1.走出近代主体性的困境,第二作者,《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2.马克思关于全球化存在理由的追问,独撰,《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2003年第6期全文转载。

3.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合著,本人撰写5万字,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

4.历史意义的生存论澄明,独著,22万字,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

2004年

1.现实生活过程:人的源始扎根处,独撰,《哲学研究》2004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4年第3期全文转载。

2.历史领悟与哲学革命,独撰,《哲学动态》2004年第1期。

3.阐扬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基本视点,独撰,《安徽师大学报》2004年第2期。

4.马克思历史之思对诠释学真理的洞察,独撰,《武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4年第7期全文转载。

5.历史哲学的存在论谱系,独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3),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主办、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

6.人的问题究竟如何道说,独撰,《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

2005年

1.反对教条主义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第二作者,《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4期转载。

2.内在性之为近代哲学基础的秘密,独撰,《学术界》2005年第5期。

3.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存在论寓意,独撰,《浙江学刊》2005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6年第2期全文转载。

4.存在论领域的革命变革,独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4),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主办、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

5.人学研究的存在论追问,独撰,《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六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2006年

1.人学研究持续发展的自性究诘,独撰,《安徽师大学报》2006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6年第6期全文转载。

2.卢卡奇与马克思哲学存在论,第一作者,《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3期。

3.论马克思实践原则的存在论意义,独撰,《学术研究》2006年第8期。

4.“现实的人”与人的问题之阐释方向,第一作者,《哲学动态》2006年第8期。

5.论唯物史观与史学的内在会通,独撰,《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4期。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问题域,独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5),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主办、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3、宁城县林业局助理工程师1965年 6月生,高中文化,中共党员,宁城县林业局助理工程师。一直从事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他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工作扎实,勤学肯于深入实际,坚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指导生产实践。为该县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工作中,他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在工作中严肃执法,依法行政,廉洁奉公,切实做到了运用法律为社会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他坚持深入基层、抓了光肩星天牛、杨子象虫害木的调查和伐除、防治工作,有效地控制了全县虫害木的扩散和害虫的蔓延。他还常年亲自到基层受检单位进行检查,1997年共检疫木材 1,86万立方米,检疫苗木790万株,检疫种子和其他林产品40吨。并对受检单位进行严格监控,把住了检疫关。作为一名植物检疫员,几年来在工作中克眼了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收缴工作。特别是在1997年,该县的检疫费收缴达到历史最好水平,超额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他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努力抓好松毛虫防治工作。在站内安排下,他制定了《防治设计任务书》、《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并在防治期内坚守在防治第一线上,协助各林区技术人员,搞好虫情调查,做好防治技术指导工作,并对基层单位防治设计不合理的地块进行及时调整,加快了防治进度,减少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几年来节省资金十多万元。他为该县的森林病虫防治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评为全区森防系统先进工作者。

4、大兴县医院外科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女,1945年6月出生,北京人。中共党员。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1977年北京西学中班毕业。现任职于北京大兴县医院外科。1994年聘为《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编委,《中级医刊》特邀评论员。1986年首例在该院成功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获县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年首次完成胃癌全胃切除及食管中段癌切除;1988年完成直肠癌切除,获县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2年《外伤性脾破裂45例治疗体会》一文获北京市政府、卫生局二等奖。同年获县优秀知识分子称号。因在肝、胆、胰急重症手术中成功地抢救了近百例病人,获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卫生局、卫生部医政司授予“健康卫士杯”先进个人和县党员技术能手称号。著有《外伤性脾破裂45例治疗体会》、《手术对急性重症胆管炎的疗效》、《重症胰腺炎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腹膜炎146例报告》、《严重肝裂伤治疗体会》等7篇论文。

近五年科研成果目录

5.武汉大学中国女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女,梦轩主,艺名夙墨,字丽馨,湖南常德人,大学学历,毕业于湖南师大中文系,酷爱并长期致力于简帛及江

陈立新

永女书的创作与研究。

书法作品在:全国女书艺术邀请展荣获金奖;中国第四届妇女书法篆刻展入展;中国冼夫人书艺展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成果展荣获三等奖;中国常德诗墙等碑刻,任中国第一本女书书法字典《女书通》副主编并书写女书标准字,被女书发祥地江永政府聘为“永明女书文化宣传大使”,业内誉为“中国女书代言人”。在2007年由中国美容时尚报、新浪网、中国妇女报、北京卫视等联合举办的《中国玫瑰行动》大型慈善晚会上一幅女书“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现场拍卖十五万善款,捐赠中国最需要帮助的美丽受损女人;全国各大媒体作专题报道并成为2007年中国妇联主办的《中国妇女》杂志海外版三月刊封面人物。

现任:中国民族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书艺术学会常务理事;武汉大学中国女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湖南省书协会员;湖南省直书画家协会理事女艺委副会长等,被中国收藏学术委员会认定为当代收藏市场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目前为更好弘扬女书文化,在湖南长沙创办了长沙湘女楚韵书画茶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6.株洲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男,汉族,1954年4月生,湖南炎陵县人,197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1月参加工作,大学普通班文化。现任株洲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1970年1月-1972年4月, 酃县瓷厂、水电公司工人。

1972年4月-1975年9月, 湖南大学电机系电机专业学习。

1975年9月-1980年10月, 酃县水口电站干部。

1980年10月-1987年3月, 任酃县水利水电局副局长、局长。

1987年3月-1990年3月, 任酃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1990年3月-1992年3月, 任中共酃县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1992年3月-1993年9月, 任中共酃县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期间:1993年2月-7月,省委党校中青班学习)。

1993年9月-1997年10月, 任中共攸县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代理县长、县长。

1997年10月-2000年10月,任中共攸县县委书记。

2000年10月-2001年8月, 任中共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排第一)。

2001年8月-2002年12月, 任中共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排第一)、副院长。

2002年12月-2003年1月, 任中共株洲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排第一)。

2003年1月起-今, 任现职。

中共株洲市第六次、八次、九次代表大会代表,九届市委委员。株洲市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人大代表。

7.中南大学社会系副系主任

陈立新
陈立新

[1]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社会政策、社会指标

学术经历:

1992-199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经济管理专业学习。

2003年3月-2004年元月,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做访问研究。

工作经历:

1979年9月-1990年1月在衡阳县小学、中学任教师

1990年2月-1992年8月在衡阳县教育局工作。

1996年8月-2000年3月在长沙铁道学院社会科学系工作。

2004年4月以来在中南大学社会学系工作

主要著作:

1.社会指标与社会协调发展 独著 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4

2.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 合著 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6

主要论文:

1.促进困难群体就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求索》2003/4。

2.农民区际流动的边缘化问题及其消解,《长沙铁道学报》2003/2。

3.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要以“理”育人,《中华现代教育杂志》2003/5。

4.促进弱势群体的就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榆林学院学报》2003/4。

5.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6。

6.论土地征用中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求索》2004/2。(1/2)

7.建设权威政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中共长春市委学报》,2004/2

8.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3

9.现代社会就业及职业发展的人格标准与要求。《求索》2004/2。

1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城市贫困问题及其控制,长沙铁道学报,2006/1

参与的主要研究课题:

1.转型期农村社区经济侵犯行为及其社会控制研究 湖南省社科规划项目。

2.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一个社会学视角。湖南省社科规划项目。

3. 湖南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教育部基金课题。

4. 协调城乡发展与社会公正研究,省社科联课题

8.安徽师范大学哲学教授男,1963年11月生,安徽庐江人,安徽师范大学哲学教授,200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是安徽重点建设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研究方向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研究”的主要学术带头人。独撰和合作出版学术著作5部,其代表作为《历史意义的生存论澄明——马克思历史观哲学的研究》,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等国家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0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4项。

9.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男,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业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1986年7月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86年8月-1988年8月于河北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任住院医师;1988年9月-1992年7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疾病专业博士研究生;1992年8月一1999年7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工作,历任讲师、主治医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教授、主任医师,急诊科主任、医务处处长兼急诊科主任;1999年7月-2002年3月公派赴德国魁茨汀中医院工作,任中方院长、教授;2002年3月一现在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科协委员,北京市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副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博士分会常务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教育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中国中医急症》杂志编委,《首都医药》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

先后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卫生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专项基金课题一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一项、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一项、人事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项目一项等课题,发表论文20余篇。在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抗急性心肌缺血性损伤方面居国内领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