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古城墙遗址
聊城古城墙遗址聊城古城墙遗址位于聊城旧城周围,现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聊城古城墙始建于宋熙宁三年(1070),初为土城,明洪武五年(1372),东昌卫指挥佥事陈镛改土城为砖城。
城墙周长七里,一百零九步。高三丈五尺,顶宽二丈,基厚三丈,深二丈。内墙用三合土夯注,外墙用巨型砖石垒砌。城设四门,东为“寅宾”,南为“南薰”,西为“纳日”、北为“锁钥”。城门上筑门楼,外置瓮城。南、东、西瓮城为扭头门,南门东向,似凤头;东西门南向似凤翅;北门北向,似凤尾,故有“凤凰城”之称。
四城门楼皆歇山重檐。城墙东北原有望岳楼,西北有绿云楼,尤为壮观。明万历七年(1579)增修敌楼二十七座,垛口二千七百余个。城墙高大坚固,易守难攻。城墙现仅存基址,墙面早已拆除,轮廓依然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