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龙

羽龙(属名:Cryptovolan')意为「隐藏的飞行者」,属于兽脚亚目的驰龙科,是种有羽毛恐龙,化石发现于中国辽宁省的九佛堂组,是一个由三个化石所构成的单一个体,身长为90公分,目前存放于北票市古生物博物馆。羽龙的种名paul',是以古生物学家格里高利·保罗(Gregory S. Paul)为名。羽龙与著名的伶盗龙共同属于驰龙科。
在2002年,马克·诺瑞尔(Mark Norell)等人公布了羽龙的第一个研究,但并没有正式地命名。同年,Czerkas等人建立了羽龙(Cryptovolan'),并根据化石上的原始羽毛,而将它们归类于鸟类;羽龙的监定特征还有:骨化胸骨、第三指与相接的一节掌骨。Czerkas所发现的一些原始羽毛,其实是附着在后腿上的。这点与其他监定特征,也在小盗龙身上发现。在2005年,Feduccia等人提出羽龙是小盗龙的次同物异名。由于小盗龙较早被命名,如果这个分类被采纳的话,羽龙这名称将遭到废弃。但是,其中一个化石的尾巴比例,较小盗龙的尾巴长。
飞行能力羽龙因为它们是已知第一个拥有非对称羽毛的恐龙而著名,这些原始的飞行羽毛分布于羽龙的前肢与后肢。它的尾巴末端也拥有羽毛,以及身体的其他部分。
在2002年,Czerkas判断羽龙的羽毛只位在前肢与手部。在他的著作中,Czerkas指出诺瑞尔的研究有误,羽龙的后腿并没有羽毛。但从小盗龙的数个标本显示诺瑞尔的说法才是正确的。Czerkas后来在其他书中更正他的错误。Czerkas也认为诺瑞尔将驰龙科归类于鸟类的分类法有误。但诺瑞尔的鸟类定义较接近于初鸟类的范围,其中也包含了羽龙。
羽龙被认为拥有比始祖鸟更好的飞行能力,而始祖鸟通常被认为是已知最早的鸟类。羽龙拥有一个胸骨与具有钩突(Uncinate process)的肋骨,而始祖鸟缺乏这些现代鸟类的特征。羽龙的飞行能力,显是驰龙科可能是个基础鸟类生物群,而晚期较大的物种如恐爪龙,可能失去了飞行能力。这个理论目前的证据是不确定的,羽龙身上的类似现代鸟类羽毛可能是独自演化出来的。无论驰龙科是鸟类的姐妹生物群,或是鸟纲的成员,有明显的证据显示驰龙科属于手盗龙类,而且是兽脚类恐龙;但有些研究人员,例如Czerkas(2000年),认为鸟类是早于兽脚亚目的恐龙,而驰龙科是无法飞行的鸟类。目前的共识是没有足够证据可研判驰龙科的气动性能力,是否从相同的祖先演化而来。在2003年,徐星等人的研究提出基础驰龙科可能是种小型、树栖、可滑翔的动物。艾伦·透纳(Alan Turner)等人在2007年的研究则认为驰龙科的祖先无法飞行或滑翔,但可知它们的体型小,约65公分长,重量为600到700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