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滑烧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常滑烧

产地历史

是日本六大古窑之一,起源于平安末期。

这里自古就以烧制大瓶子、大坛子等日用杂货而闻名。桃山时代开始生产茶道用具。到了江户时代,人们巧妙地利用当地陶土含铁量多的特点烧制出了朱泥烧、白泥烧、火色烧等陶制品,奠定了现代陶制品的基础。

产品特征

充分发挥陶土丰富优质的特性,生产出了各种各样的陶制品,其中利用粘土中的铁分烧制出的红色的朱泥,作为常滑烧的代表作而闻名天下。

制作方法

先将陶土用转盘、模子或用手制出形後,用常滑烧所特有的磨削法进行磨削,再经加饰,上釉等工序後烧制而成。其中,在烧釉时加盐的一种所谓「盐烧」制法,可称得上是只有位于近海的常滑才能做到。制作无釉制品时,烧成以後需要用鸟的羽毛反复摩擦,打出光泽。

传统工艺品的指定年月日

昭和51年(1976年)6月2日

主要产品

茶具、花瓶、酒器、工艺摆设、花盆

“常滑烧”陶器产于爱知县常滑市。据说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年前。“常滑烧”起初在烧制时全然不用釉料,其技法被称为“自然釉”烧制法。主要产品有陶罐等。后来,“常滑烧”因为烧制陶管(如排水管、烟囱等)而名声大振。现在它还因为采用“朱泥”(红褐色粘土)制造陶器而闻名。1976年,“常滑烧”陶器被指定为国家传统工艺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