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山隧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大老山隧道

大老山隧道(英文:Tate's Cairn Tunnel),简称大隧或老隧,是香港最长的行车隧道,全长达3.95公里,车速限制每小时70公里,是连接九龙与新界东部的主要5条隧道或道路之一,另外4条为狮子山隧道、城门隧道、尖山隧道及沙田岭隧道及大埔公路。隧道穿过大老山,连接小沥源和钻石山,为一条双程双线分隔双管隧道。

大老山隧道-营运机构大老山隧道有限公司在1988年以“建造、营运、移交”方式获发大老山隧道30年的专营权,全部资金由私营公司注入,隧道公司负责隧道及有关项目的建造工程,亦负责专营权有效期内的管理及营运,透过收取隧道费获得合理回报(13%),当专营权届满时,隧道设施将归还香港政府。大老山隧道兴建目的之一是为了纾缓狮子山隧道的车流,于2008年,平均每日行车量达54,500架次。公司股东包括港通控股有限公司、新创建集团有限公司、西松建设株式会社和中建企业有限公司。

于2004年6月底大老山隧道累积亏损为4.53亿港元,向立法会申请调整隧道费,香港政府基于“小政府大市场”原则,不拟回购大老山隧道公司专营权,增加隧道费的申请获通过,新隧道费由2005年8月1日起生效。

政府宣布,行政会议已通过大老山隧道有限公司的加费申请,新收费已于2008年11月30日起实施。

大老山隧道-历史大老山隧道在1988年7月11日动工兴建,并在1991年6月竣工,耗资19.6亿港元,于1991年6月26日通车。收费广场位于小沥源,共有14个收费亭,其中9个为人手收费亭,余下5个为快易通专用的自动缴费亭。

大老山隧道-邻近的港铁车站钻石山入口:

观塘线:钻石山站C2出口

小沥源入口:

马鞍山线:第一城站D出口

大老山隧道-途经大老山隧道的巴士路线途经大老山隧道的巴士路线

九龙巴士大老山隧道转乘优惠计划

74X 大埔中心↔观塘码头

75X 富善邨↔九龙城码头

80X 秦石↔观塘码头

82P 广源↔钻石山站(循环线)/黄大仙→愉翠苑

82X 滨景花园↔黄大仙(循环线)

83X 黄泥头↔观塘码头

84M 富安花园↔乐富

85C 马鞍山市中心↔红磡码头

85M 锦英苑↔黄大仙(循环线)

85S 耀安→红磡码头(不停大老山隧道口巴士站)

85X 马鞍山市中心→红磡码头(不停大老山隧道口巴士站)

89C 恒安↔观塘(翠屏道)

89D 乌溪沙站↔蓝田站

89P 马鞍山市中心→蓝田站(不停大老山隧道口巴士站)

89X 沙田站↔观塘(月华街)

272S 钻石山站↔香港科学园

277X 联和墟↔平田

286M 马鞍山市中心↔钻石山站(循环线)

由首程上述路线上车后2.5小时内转乘次程上述路线,次程可获HK$3.7优惠,若次程路线车费低于HK$3.7,则免费转车。

乘客可在任何能转乘次程路线之巴士站转车。

其他巴士路线

307(九龙巴士及城巴合营) 大埔中心↔中环码头

307P(九龙巴士及城巴合营) 大埔(汀太路)↔天后站

373(九龙巴士独营) 上水↔上环

680(九龙巴士及新巴合营) 利安↔金钟站(东)

680A(新巴独营) 利安→金钟站(东)

680P(九龙巴士及新巴合营) 马鞍山市中心→金钟站(东)

680X(九龙巴士及新巴合营) 利安↔中环(港澳码头)

N680(九龙巴士及新巴合营) 锦英苑↔中环(港澳码头)(通宵服务)

681(九龙巴士及城巴合营) 马鞍山市中心↔中环(香港站)

681P(九龙巴士及城巴合营) 耀安↔上环

682(新巴独营) 利安↔柴湾(东)/小西湾

682P(新巴独营) 利安→柴湾(东)/小西湾

大老山隧道-基本资料隧道总长度: 3.95公里

车速限制: 70公里/小时

管道数量: 二个管道

行车线数量: 每个管道2线双程

轨道数目: {{{轨道数目}}}

所在地区: 跨越九龙及新界东

起点: 黄大仙区钻石山观塘绕道

终点:沙田区小沥源大老山公路

收费: 1.电自行车/机动三轮车:HK$11

2.私家车/的士:HK$14[1]

3.公共及私家小型巴士:HK$21

4.总重5.5公吨或以下的轻型货车:HK$21

5.总重5.5至24公吨的中型货车:HK$25

6.总重超逾24公吨的重型货车:HK$25

7.公共及私家单层巴士:HK$28

8.公共及私家双层巴士:HK$31

9.超过两条车轴的车辆,每条车轴额外收费:HK$18

收费广场位置: 沙田区小沥源

隧道旧名资料:

隧道动工日期: 1988年7月11日

隧道兴建计划:

通车日期: 1991年6月26日

兴建模式: 建造、营运及转移模式(BOT)

拥有人: 大老山隧道有限公司

管理机构: 大老山隧道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