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不乡
巫不乡地处贵州省三都县东部,属典型的云贵高原立体型山地季风性湿润气候,海拔波动大,最低处578米,最高处1650米,全乡人口4685人,农业人口占90%以上,耕地面积2689.19亩,其中田2280.44亩,土408.75亩。巫不乡地处雷公山和月亮山腹地,四季分明,冬季比周边乡镇略长,所以春播比周边乡镇一般要推迟15天左右,且日照不足,水资源有清、冷两大特征,农业污染小(污染源主要来自化肥和农药),病虫害发生机率小,自然冰冻灾害发生机率大,全乡目前的农业生产主要是以家庭为个体的传统方式进行生产。全乡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可开发和利用的主要有八月笋、巫不香猪、楠竹笋、山蕨菜、土鸡(以乌谷鸡为主)和稻田生态养鱼等。
资源概况(一)罕见的气候资源
巫不乡海拔落差大,最高海拔1560米,最低海拔578米,平均海拔802米,由于海拔落差较大,加上巫不乡森林覆盖率高,溪流多,空气湿度大,境内1000米以上高度的地方常年云雾缭绕,湿润饱和,特别适宜云雾茶开发,而在800米以下的峡谷间,每天清晨云雾奔腾,上下翻滚,云海苍茫,蔚为壮观。由于森林较广,溪流较多,空气十分清新,气候宜人,属天然氧吧。
(二)丰富的森林资源
巫不乡森林资源特别丰富,乡境内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由于地处边远,地广人稀,破坏较少,原始森林面积较宽,特别是大营坡、党益一带,延绵几十公里,人迹罕至,保护完好。同时,有楠木、红豆杉等名贵树种较多,极具保护和开发价值。
(三)独特的旅游资源
巫不由于海拔较高,山势险要,森林覆盖率高,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广袤无垠的万亩锦戴花,苍茫浩瀚的原始森林,江南罕见的雾凇奇观,韵味无穷的民族歌舞。乡境没峡谷、瀑布众多,民族节目纷呈。同时,据出土的文物显示,巫不从宋朝开始有人居住,并留下“七百尧排八百帅,九百门楼千家寨”之说法,目前尚有铜鼓等文物埋藏,具有悠久的文化底蕴。
(四)独具的养殖资源
巫不地广人稀,天然草地极为丰富,有天然草场近万亩,具备养牛、养羊、养香猪等畜牧养殖的良好条件,可打造巫畜牧大乡。
(五)原滋原味的生态农产品资源
巫不的天然农产品极为丰富,有楠竹、八月竹、蕨菜近万亩,野杨梅、百花木近万株。[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