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舍管理区
外舍管理区,位于浙江省景宁县境内。
一、概况
(一)位置与面积:外舍管理区位于县城东北部,距离县城5公里,东经119°38′,北纬28°00′。辖境东连渤海镇,西北与云和县安溪、云坛两乡接壤,西与鹤溪镇、大均乡为邻。位于景宁县交通网络一纵一横的交叉口,交通、通讯极为便利。于2007年9月因滩坑电站建设所需,由原外舍乡和原金钟乡合并为外舍管理区,管理区辖188平方公里。
(二)气候、水文:境内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阳光充足,春季早暖,依山傍水,故夏、秋季凉爽怡人。全年平均气温17.5℃,最高气温在7月,平均27℃,最低气温在1月,平均5℃。年降水量1708毫米,降水日数160天,年日照时数1800小时,年无霜期270天。境内水系瓯江支流贯穿全境直流滩坑电站水库。
(三)自然资源:地势分别由东南和西北向中轴峡谷地带倾斜。地处洞宫山脉地区,瓯江支流溪流两测沿溪地势稍平,四周山高谷深,最高峰驮源顶海拔1173米,梅山、铁沙峰等山峰递次之。山口泗洲坳为景宁、云和两县之间的要隘。管理区林业用地251794亩,占总面积的85.5%;耕地8739.5亩,占总面积的3.1%。
(四)行政村和人口分布:管理区辖金钟、绿草、岭根、杨山、徐山、潘坑、陶州、小粗、包山、大吴山、外舍、王金洋、岗石、岭北、坑山后、金村、岚头、西汇、白岸、石龙、新华、大常、汇田、23个村民委员会,157个自然村,177个村民小组,有2762户10253人。
二、经济发展状况
外舍管理区是离县城最近的区域,交通方便。瓯江支流小溪穿境而过,也是省重点工程滩坑电站库区之库尾。冬暖夏凉,由于交通、气候、地理各方向的条件优越,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主要经济作物有:枇杷、杨梅、美国黑李、西瓜、花生、柑桔、翠冠梨、蜜桃、茶叶、香菇、油茶籽、竹笋等。外舍枇杷2001年被授予中国浙江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奖。2007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137.8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009元。
(一)农业:管理区23个行政村均以种植粮食为基础。近几年来,在上级科技部门的指导下,农民大兴科学种植,进行了农田改造、兴修水利、品种改良、调整农业结构、进行各种农作物科学套种,已形成了一支以种植香菇、黑木耳、西瓜、花生、甘蔗等作物为主的产业链,各种农作物的产量逐年呈上升趋势。2007年,全乡粮食种植9344亩,总产量2432.6吨;全乡种植蔬菜瓜类、花卉等经济作物4000余亩,茶叶1228亩,水干果3032亩;饲养生猪3359头、牛702头、山羊843头、鸡9012只,鸭7054羽,人均收入3009元。
(二)林业:管理区林业用地232120亩,占总面积的85.5%,其中有山林215320亩,木材蓄积327014m3,森林覆盖率达84.9%,毛竹21795亩,占总面积8%,现有国家级生态公益林86400亩,占山林面积31.8%。
(三)工业:到 2007年底,整个管理区有各类企业32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4.7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4.14亿元,投入技改资金1万余元,其中引进县外资金投资阀门企业5家,轴承厂1 家,采石场1家,投资到位资金2000万元。外舍工业小区,坐落外舍管理区王金洋村,规划用地449亩,第一期征用地250亩。实现工业产值1.27万元,上交税收0.07万元,安排就业300多人。第二期征用地200亩,上交税收795万元。
(四)第三产业:管理区盛产枇杷、杨梅、香菇、板栗、竹笋等诸多农副产品,一年四季几乎都有产品上市。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各种商贩也不断增多,这使农用三轮车和中巴车的运输形成了较大规模。外舍管理区的6处沙场,2006年采沙收入达500万元,县内建筑行业的沙石基本由此提供,这是外舍管理区运输业的重头,年流通金额达200万元。
(五)特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后,水干果成了主导产业,现有水干果3032亩,其中枇杷和杨梅是主要特产,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枇杷,占了水干果总面积30%,2001年,外舍枇杷被授予中国浙江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