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冈牌
明万历年间,苏州著名琢玉大师陆子冈可以说是玉艺世界中的“传奇人物”,充满神秘感,据云能够用坚利无比的昆吾刀直接“刻”玉,成为旷世的吴中绝技,但是后继无人,故他死后技亦不传。
也是中国玉雕史上最负盛名的艺术大师。子冈玉雕一改明代玉器陈腐俗气,以精美的玉料,高超的玉雕技法,将印章、书法、绘画艺术融入到玉雕艺术中去,把中国玉雕工艺提高到一个新的艺术境界。
子冈一生创作了众多玉雕作品,有精美绝伦的婴戏图玉执壶、环把带盖玉卮,有巧夺天工的文房玉洗、玉笔筒、茶晶花插,有“玲珑奇巧,花茎细如毫发”、“价一值五十六金”的玉簪,更有令人爱不释手的玉牌子。
子刚制玉挂件,形若方形或长方形,宽厚敦实,犹如牌子,故简称为“子冈牌”。子冈牌的特殊魅力,体现在别开生面的形态上,精美的玉质上,精细的雕工于一体的艺术风范,领略到陆子刚玉雕的艺术风采。方形的子刚牌 ,非新疆和阗佳料不用,洁白无瑕,滋润温柔,花纹图案出类拔萃,以高超的琢玉技艺,多作剔地阳纹,以浅浮雕形式,将书画图纹表现得曲尽其美,淋漓尽致。常常一画琢山水、花鸟、人物、走兽图,虽用琢玉工具碾出,仍不失画家的笔墨情趣;另一面雕刻诗文,龙飞凤舞,仿佛是名书家直接书写在其上,并琢有子冈印款。
据传,玉牌子始出于明代,为明代玉雕大师陆子冈所创。而明朝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均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玉雕业在此时期也是空前的繁荣。涌现出了以陆子冈为代表的一批玉雕大师。
陆子冈所制玉器作品多数形制仿汉,取法于宋,颇具古意,形成空、飘、细的艺术特色。所谓空,就是虚实相衬,疏密得当,使人不觉烦琐而有灵空之感;飘,就是造作生动,线条流畅,使人不觉呆滞而有飘逸之感;细,就是琢磨工细,设计精巧,使人不觉粗犷而有巧夺天工之感。子冈牌多为长方形,且其长宽是很有讲究的,按现在的说法,应该是按黄金分割比例来制作的,大小适中,方圆得度,刀工精美,字体挺拔,地子平浅而光滑,在方寸之间不仅尽显玉质之美,更具玉工之精。陆子冈制牌非常讲究,有所谓“玉色不美不治,玉质不佳不治,玉性不好不治”之说。
• 玉质越佳,硬度就越高,雕刻的难度就越大。据说陆子冈的绝活应归功于他的独门刻刀“昆吾”,但这“昆吾刀”是从不示人的,操刀之技也秘不传人。他还习惯在完工的作品上刻上“子冈”二字,后世称之为“子冈牌”。
陆子冈技艺超群,名满天下,深得皇帝信赖。传说皇帝喜爱他的作品,但不允许落款。一次他将“子冈”二字刻在兽耳隐秘处,但仍被皇帝发现,触怒龙颜,被削去了脑袋。从此“昆吾”、“平面减地”也随着它的主人一同去了。真正的陆子冈作品主要收藏在故宫和各地的博物馆里,民间散落已很少见。目前见到的多为子冈款而非子冈牌了。
明代的子冈牌,材质以新疆青白玉为主,少见白玉,可知当时良玉之难得。不过也有人称此为当时“青白做人”之说,以其制牌,时时警戒自己,倒更有“首德次符”的含义在里面。再者,佩玉可修正自己的举止,以免因急步而行使玉牌子产生撞击声响。
明代子冈牌佩体稍为厚重,以矩形为多,器体较小。常见阴线刻划,阴线短粗有力,仅寥寥数刀,画面刻画清晰明了,四周留有较窄的边框,或只以阴线饰之,或周围有云雷纹。以文人山水或诗人词句为多,风格多模仿当时盛行的吴门画派沈周、文徽明等的山水画,另一面镌刻诗文印章,高雅脱俗。玉牌子上的首部多镂空,以双龙戏珠、如意去头,花卉、蝙蝠、瑞兽、磬等图案为多,更是吉庆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