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海外领土
英国海外领土(英语:British Overseas Territories)是主权归英国,但不属于联合王国一部份的14块海外领土[1]。"英国海外领土"一词源于《2002年英国海外领土法案》,取代了《1981年英国国籍法案》使用的称呼“英国属地”(British dependent territory)。1981年前,这些领地被称为“殖民地”(colonies)或“皇家殖民地”(Crown colonies)。英国海外领土也会被称为联合王国的海外领土[2],若上下文意明显,更可以直称海外领土英国“皇家属地”(Crown Dependency)与“海外领土”是完全不同的,英国的14块海外领土只是单纯海外领土,并不是英国的属地。
历史 英国在新大陆最早的殖民地是英国公民在大陆上的种植园。第一个这样的种植园建立于纽芬兰岛,于16世纪英国渔民在那里建立了季节性的营地。
之后的"老帝国"始于1607年詹姆斯敦的建立,这是第一个在维吉尼亚(Virginia - 早期统称北美的术语)成功建立的永久殖民地。在1609年,第二个殖民地在百慕大(弗吉尼亚的扩张)被无意中的建立起来,由于在1776年失去了美国殖民地,百慕大成为不列颠现存的最古老的殖民地(在1707年英格兰王国和苏格兰组成大不列颠王国后,英国被称为不列颠)。
19世纪时不列颠帝国崛起,到20世纪二零年代达到巅峰,联合王国拥有世界上超过四分之一的土地,包括人口数庞大的亚洲和非洲的各一部分,其中许多殖民地多是为商业或者战略的因素而建立的。19世纪末期,大量的殖民地侨民成立了自治国家(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并且在除政治、军事和贸易外的所有领域皆实现了独立。这些自治侨民组成了加拿大(1867年)和澳大利亚联邦(1901年)。此二者以及其他更多的自治侨民领土在20世纪二零年代成为了自治领。
这些主权领土在西敏寺法令获得通过后得到了完全的独立。帝国为了反应这种现状改名为"Commonwealth of Nations"(大英国协旧称)并在1949改为大英国协(Commonwealth of Nations)。大部分不列颠在非洲,亚洲和加勒比海的领土获得了独立。一部分领土变成了联邦领土,英国君主依然是领土的元首,其他一些领土变成了共和国,但是依然将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作为国家的元首。
在非洲的南罗德西亚(现津巴布韦)和中美洲的不列颠洪都拉斯(现伯利兹)于1980年和1981年双双独立后,遗留下来的最大领土则是香港,香港拥有超过500万人口。与其他殖民地不同的是,香港殖民地分别有两项协议:
1.香港岛和九龙半岛分别因为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被割让给英国。
2.中国大陆的另外一部分被称为新界的地方在1898年因为香港膨胀的人口而租借给英国,租期99年。 随着1997年的到来,联合王国和中国达成了中英联合声明,这份声明指出:英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把整个香港地区交还中国政府,使之成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在谈判之前中方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即在一个国家的基础上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英国政府之所以交还整个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和九龙)是因为香港的地理位置紧邻广东省,被英国割占的香港地区(香港岛和九龙)如果没有从广东输入必需的物质,在客观条件上不可能维持其功能的运转。同时,在中英谈判中,中国领导人态度强硬,不予承认清朝的不平等条约,要求“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海外领土o安圭拉
o 百慕大
o英属印度洋领地
o英属维尔京群岛
o开曼群岛
o直布罗陀
o蒙特塞拉特
o圣赫伦岛
o特克斯与凯科斯群岛
o皮特凯恩群岛
o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
存在争议领土o英属南极领地(包含马尔维纳斯群岛(英称福克兰群岛),南奥克尼群岛和南设得兰群岛),1820年,阿根廷宣布福克兰群岛为其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英国则声称福克兰群岛属英国,并于1833年武装占领福克兰群岛,阿根廷驻岛总督被迫撤出。此后两国一直对福克兰群岛主权存有争议。1990年,经多次谈判,阿根廷和英国达成协议。1994年,阿根廷对福克兰群岛的存在主权写入宪法中。而英属南极领地则在联合国的《南极条约》中规定南极不属于各国,从此,英国宣布的南极领地主权被处永久“冻结”。
o亚克罗提利与德凯利亚是塞浦路斯共和国土地上英属基地区,英属基地区虽然在名义上是英国的海外领土,但是并不归英国政府负责境外领土管理的外交部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