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太乙
人物履历童年的林太乙
林语堂先生全家福,父母中间者是林太乙。是在动荡生活中渡过的。她小时聪明伶俐,十分讨人喜欢。因为她长得白白胖胖,眼睛很大,额堂凸出一点,家中亲人既称赞她“真水”,又封给她“凸头”的绰号。林太乙五岁时,在上海入读觉民小学。因为比她大三岁的姐姐在学校总是考第一,当妹妹的压力就很大。她怕当“憨囝仔”,学习特别勤奋。小小年纪就戴上近视眼镜,自己常感到别扭不自在,而同学又给了她一个“四眼田鸡”的外号。在上海,林语堂专心致志写文章、办刊物,闲暇之时便与妻女跳舞、唱歌、做游戏,这个“新式家庭”充满了歌声、笑声。他对女儿要求很高,教育很严。他要孩子练习书法、背诵古诗文,学习英语,练弹钢琴等等。孩子在学校考到甲等,他总认为“理所当然”。在“不平凡”的父亲的“不平凡”的教育下,林太乙健康成长,成为学校的佼佼者。
1936年初,林太乙尚未小学毕业便随家庭去了美国。经过恶补注英文后,插班进入纽约一所小学。在这期间,她沾了父亲“名作家”的光,在好莱坞和美国著名童星秀兰·邓波儿会面,并拍照留念;又在父亲热情鼓励与安排下,在上海“西风”杂志发表了第一篇散文《探火山口》;只差几个月毕业,林太乙又随家人去了欧洲,一度在巴黎恶补法语。1939年4月,林家又迁回美国。林太乙开始进入纽约陶尔顿中学就读。身在异国他乡,当然饱尝“外人歧视”与文化差异之苦,但聪明过人的她,善于适应环境和与人相处,很快地就受到教师与同学的欢迎,称之为“中国来的小女孩。”正当林太乙过上比较安定的学习生活时,中国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父母亲开始投身抗日救亡活动,特别是赤诚爱国的父亲,他是在美国的有名的中国人,“他的话美国人听”,更是四处奔走,演讲撰文,宣传鼓动,还多次发动募捐,为国内捐款送物,甚至于携妻带女返回炮火纷飞的祖国。1943年初,林家到达陪都重庆,住进山区北碚,一家人过了一段终日与空袭为伴的灾难性的日子。同年8月,他们再次去美国。林太乙经过极大的努力才赶上学校的课程。最后,她还是以获得“荣誉毕业生”的称号的优秀成绩中学毕业了。在这期间,即1943年,17岁时,她以中国人民抗日救国为题材,创作出版了第一部英文小说《战潮》。该书问世后颇得好评,评论家称之为“小妞儿版的《战争与和平》。”
抗战刚刚结束,林太乙代替即将结婚的大姐再度回国,到上海任军医署长林可性医师的英文秘书,目睹战后满目疮夷的中国社会现实。返美后,到哥伦比亚大学校外进修部选修英国小说与新闻学。“一心当作家”的她开始系统的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对莎士比亚、萧伯纳、王尔德、拜伦,雪莱、华兹华斯、艾略特等作家、诗人进行了研究。对于中国进代作家,她更喜欢张恨水和他的小说作品,如《啼笑姻缘》、《秦淮世家》、《夜深沉》、《似水流年》等。1949年她结婚了,嫁给华裔学者黎明(初任联合国翻译,后任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社长),生一男一女。
林语堂有个独到的主张。他认为“社会是个大课堂,根本不要上大学”,又认为“在学校学到的东西,不如在校外的所见所闻,何况一部字典在手,什么学问都可以自修”。于是,他什么地方都带女儿去。在国内上海,他们下馆子叫条子,在家里欣赏西洋音乐,也带孩子到杭州游西湖;在美国、在欧洲,他们一家人去探火山口,参观巴黎圣母院大教堂,看脱衣舞,到瑞士滑雪……等等。当然,林语堂是非常重视孩子的基础教育的。他自任教师,给孩子讲中外历史,讲哲学、讲唐诗宋词元曲,讲宇宙奥秘;还指导孩子记日记,做作文,鼓励孩子说“写得很好,有出版的可能”。如此家教,耳濡目染,对林太乙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当林太乙中学毕业时,林语堂认定太乙是个“文科人才”,便劝说女儿“不要上大学”,要求她“尽快踏入社会”,而且也竟然到耶鲁大学教中文,获得200美元的月薪。林语堂极力鼓励女儿大胆写作,使林太乙终身受益。她回忆说:“我十岁跟爸爸学中文,他鼓励我写作,他文学上出类拔萃,也要我继承他的衣碎。”林太乙不负老父期望,终于走上文学的道路。
林太乙继承“林家的艺术家的气质和不可救药的乐观”精神。虽然旅居海外或港台,但长期默默耕耘在文学园地里,收获甚丰。她著有多部小说,多以英文撰写,并且译成八种其他文字出版,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丁香遍野》、《金盘街》、《春雷春雨》、《明月几时有》等。她一度在台湾担任文艺杂志《天风》的编辑,而担任《读者文摘》中文版的总编辑却长达23年之久。1987年,她退休后定居香港,继续从事写作活动,著有《林语堂传》,编纂《语堂文选》、《语堂幽默文选》等,在海内颇有影响。她曾接受联合国文教组织的委托,将中国著名的古典小说《镜花缘》译成英文,在美英两国出版。与黎明合编《最新林语堂汉英词典》,在香港出版;还完成自传作品《林家次女》,[5]
《林家次女》图书封面在内地出版后,颇受读者欢迎。[2]
人物年表一九二六年四月一日出生于北京,原籍福建龙溪。本名林玉如(后改名无双,再改为太乙)。
一九三六年(10岁)全家赴美,居于纽约。少年时常跟随父亲往返欧洲、美国与中国之间。
一九三九年(13岁)姊妹三人合著《Our Family》,在美国出版;有多种中文版本,书名《吾家》。
一九四一年(15岁)与姊妹合著《Dawn Over Chungking》,在美国出版。
一九四三年(17岁)出版第一部用英文写作的小说《战潮》。
一九四四年(18岁)以优异成绩从美国陶尔顿中学毕业。获得耶鲁大学的中文教职。
一九四六年(20岁)著《The Golden Coin》,在美国出版。
一九五二年(26岁)四月,林语堂在纽约创办《天风》月刊,担任社长,由林太乙及夫婿黎明主编。内容类似《西风》,邀请旅美、英、港之华人作家撰稿。
一九五八年(32岁)著《The Eavesdropper》,在美国出版。
一九六○年(34岁)著《The Lilacs Overgrow》,在美国出版。中文本《丁香遍野》于一九七六年出版。
一九六二年(36岁)与家人迁居香港。
一九六四年(38岁)著《Kampoon Street》,在美国出版。中文本《金盘街》于一九七九年出版。《金盘街》及《丁香遍野》等三本小说,均被译成八种其他文字出版。
一九六五年(39岁)应聘出任《读者文摘》中文版总编辑。
受联合国文教组委托,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镜花缘》译成英文,在美国、英国出版。
一九七六年(50岁)出版长篇小说《丁香遍野》(台北,远景出版社)。
一九七九年(53岁)将长篇小说《金盘街》以中文改写后出版(台北,纯文学出版社)。
一九八七年(61岁)获台湾行政院新闻局颁发国际传播奖。
与先生黎明共同编纂《最新林语堂汉英词典》(香港,大盛出版社)出版。同年,与先生黎明定居美国华府近郊。
一九八八年(62岁)从《读者文摘》提前退休,共担任总编辑二十三年。
一九八九年(63岁)出版《林语堂传》
(台北,联经出版公司),获得台湾地区最高文艺奖--1991年度台湾“国家文艺奖”。
《林语堂传》一九九一年(65岁)出版长篇小说《春雷春雨》(改写自英文创作《The Lilacs Overgrow》)(台北,联经出版公司)。
一九九二年(66岁)出版长篇小说《明月几时有》(台北,联经出版公司)。
一九九四年(68岁)编纂《语堂文选》上下册及《语堂幽默文选》上下册(台北,联经出版公司)。
一九九六年(70岁)出版自传《林家次女》(台北,九歌出版社),获1998年度“中山文艺奖”,“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奖,台北市优良图书奖。为父亲整理畅销作品《生活的艺术》,在美国重新出版。
一九九七年(71岁)《金盘街》新版上市(台北,九歌出版社)。
一九九八年(72岁)出版短篇小说集《好度有度》,并自绘插画(台北,九歌出版社)。
二○○一年(75岁)出版长篇小说《萧邦,你好》(台北,九歌出版社)。
二○○三年(77岁)七月五日,因胰脏癌病逝于美国。
二○○三年十二月,遗作散文集《女王与我》出版(台北,九歌出版社)。
文化评价自然质朴的笔触,勾起读者的共鸣;幽默灵动的描绘,为文字注入神采;乐观天真的视角,为阅读者打开宽阔的天窗;博雅知性的深意,让人获得启发;林太乙的作品篇篇充满着这样的魅力。
林太乙清逸简明、幽默达观的笔触,承袭自林语堂的文字风格,沈谦用“神定气闲,从容不迫”八个字形容林家文风。弦盛赞她有乃父之风:“表现出的文字清淡、飘逸,有理性的深刻,也有感性的抒情,让读者感受到宽和雍容的处世态度及丰富的人生智能。”虽然旁人不免将她与父亲林语堂作比较,但她有感而发地说:“我和父亲不能同日而语;我是我,我们的文学创作、幽默各自不同。”林太乙认为身为女人的她看事情的观点,与父亲自是不同。她一方面秉持天赋,一方面受父教熏陶,展现杰出的成就;她靠自己的实力写出了文坛的肯定,也写出了和父亲不同的自我风格。
林太乙认为:“好文章要写得自然、通顺,深入浅出,容易懂,不要矫揉造作。……写得自然通顺、真实生动,谈起来容易,写起来却非常难。这要靠真功夫。”而她的作品其实更是自然生动的最佳代表,她的真功夫,炼自浑然天成的幽默感、敏锐脱俗的观察力与丰厚扎实的学养。[4]
人物逸事·漳州籍著名作家林语堂没有儿子,但有三个超凡出众的女儿,那就是英文翻译林如斯、作家兼编辑林太乙和大学教授林相如。林语堂是个“倜傥不群、对什么都有创见”的人。他“不在乎什么传宗接代”,“不想要儿子”,认为“女儿儿子一样好”。他还幽默地说过,“凤仔只会生‘母’的”,支持妻子廖翠凤早早做了输卵管结扎手术。[2]
·赛珍珠看过三姊妹的日记后,对幼时的林太乙即有很高的评价:“从她的文笔和行事观察,都看得出她刚毅的性格;她聪明、活泼,却从不自觉高人一等。如果有一天,我发现她真实的天才,自她清明的眼神中透射出来,我一点也不会吃惊。”[4]
·一九六五年《读者文摘》创立中文版,到香港延揽林太乙担任总编辑,她说自己仍然“不怕虎”的挑起重担,而这一挑就是二十三年。她将《读者文摘》中文版编得有声有色,让一本外国杂志不仅换上中国的外衣,也散发亲切的中国味;她细选值得刊载、适合国人阅读的文章,严谨地翻译、修改、求证;感性知性兼备的文章,明快精准的字句,带给读者安定祥和、温馨趣味的感觉,建立了长久不衰的口碑,也让国内作家如琦君、张晓风、梁实秋、杏林子等人的作品用不同的语言发声,引介给全世界,影响极为深远。董桥曾亲身体验到她在《读者文摘》工作时的办事作风及语文功力:“她的中文清爽聪明;她的英文下笔既快又准,想都不用想就成章了。我有几次站在旁边看她起草文件,一字不改,字字恰如其分。”中英文造诣俱深,使她成为最优秀的编辑及作家。[4]
· 林太乙待人温和亲切,人缘很好。她于2001年经医师诊断患胰脏癌,2003年7月5日在美国弗吉尼亚州水晶城寓所病逝,享年77岁。她最开心的是能亲自参观修缮后重新开放的台北林语堂纪念馆,以及在漳州市占地30余亩的林语堂纪念堂。[3]
附:父亲的“发明” ----林太乙 文
父亲自从二十三岁起就梦想发明一架人人无须受训练就会打的中文打字机。关键在于重新把汉字分类——不用康熙部首——进而发明一个便利的键盘。一九三一年,父亲三十六岁时,他以为已经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他从上海到美国去和工程师研究打字机的设计,回国的时候钱用光了,口袋里只有三毛钱。他没有制造模型的本钱,但是他念念不忘这个梦想。
林语堂与女儿林太乙调试打字机一九四七年,由于他写了好几本畅销书,有了几万美元的积蓄,他以为足够制造打字机的模型,于是便开始积极进行。模型造好之后,由我练习打,按照父亲发明的“上下形检字法”,只需按三个键便可以打出一个字,比起当时商务印书馆的笨重难打的打字机,实在方便得多。父亲开记者招待会,各大报以大篇幅刊出“林语堂发明中文打字机”的消息,我们家并且一连开放三天,欢迎各界人士来参观。语言学家赵元任说:“这是个了不起的发明。”
一九四八年,美国默根索拉排字公司和父亲签约付了父亲两万美元,取得独家研发中文打字机的权利,但是由于中国内战,没有进行制造。父亲发明打字机背的一身债要许多年以后才能还清。他从不抱怨,从不后悔。“人要有梦想,才会有进步。”他说。
三十年后,计算机时代开始,父亲研发的“上下形检字法”和键盘,被中国台湾神通公司采用为计算机输入法,父亲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但对父亲来说,人生最重要的是做人。他说:“孔子所谓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可见行为的重要在文字之上。文章做不好没有关系,人却不能做不好。我觉得看一个文化,就要看在这个文化里长大的人是变成怎么样的丈夫和妻子、父亲和母亲。比较之下,所有其他的成就——艺术、哲学、文学和物质生活——都变得毫不重要了。”
父亲一直到老,心里都充满梦想,觉得世界是美好的。对我来说,他是最好的父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