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浡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南浡里(Lambri),13世纪至15世纪苏门答腊岛西的一小国,《爪哇史颂》作Lamuri,《马可波罗游记》作Lambri,宋代《诸蕃志》作兰无里、《岛夷志略》作喃诬哩、《瀛涯胜览》作南浡里、《西洋番国志》作南巫里。

南浡里国,东接黎代,西与北临大海,海中有帽山(今韦岛),山之西是南浡裏海;国南边是山,山之南又临海。15世纪初,南浡里全国仅千余户,信奉伊斯兰教,国王也信奉伊斯兰教。国王居所用大木架高三四丈,楼下放牛羊等牲口。明永乐七年(1409年)南浡里王曾率领臣下数十人,随郑和宝船到京师,进贡降真香等物品。

16世纪中叶,南浡里改名为亚齐,在今印尼亚齐区,亚齐河口哥打拉贾(Kutaraja)。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