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佛儒道相关医书释要

作 者: 李应存
I S B N: 9787105079513
开 本: 32开
出 版 社: 民族
出版日期: 2006-12-1
内容简介
本书分六部分对敦煌佛、儒、道相关医书进行了释要,其包括写在佛书正面或背面的医书(如P.3481《针灸甲乙经·卷之四病形脉诊》节选本、P.2115《张仲景五脏论》等)、写在儒书正面或背面的医书(如P.3378V《杂疗病药方》等)、写在道书正面或背面的医书(如P.2882V天宝七载张惟澄奏上杂疗病方残卷等)、佛书中本身所包含的医学内容(如S.5598V《毗沙门天王奉宣和尚神妙补心丸方》、P.3230金光明最胜王经中之香药洗浴方等)、道教所利用的医书(P.4038疗病养生延年方、S.5795辟谷长生方等)及佛道所共用的医书(《备急单验药方》)。这一方面反映了佛、儒、道对中医学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敦煌作为佛教圣地是多种文化交流的有力象征,另一方面与佛、儒、道相关的这些医学卷子,具有很大的理论研究潜力与临床应用价值。因此既可供从事佛、儒、道文化研究者及爱好者参考,也可为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及医药爱好者提供价值极高的医论和秘方。
本书目录
前言
凡例
第一部分 写在佛书正、背面的医书
(一)《针灸甲乙经·卷之四病形脉诊》节选本P.3481(背面为佛典P.3481V)
(二)《张仲景五脏论》P.2115V(正面为佛典P.2115)
(三)用药指南及男、妇两科方S.4433V(正面为佛经S.4433)
第二部分 写在儒书正、背面的医书
(一)《杂疗病药方》P.3378V(正面为《孝经》P.3378)
(二)疗治妇人为主之单验方S.6177V(正面为《孝经》S.6177)
第三部分 写在道书正、背面的医书
(一)天宝七载张惟澄奏上杂疗病方残卷P.2882V(正面为残道经P.2882)
(二)眼病时疾兼杂病方P.3144V(正面为残道经P.3144)
(三)内、外、妇、儿、五官等病全科医方P.3596V(正面为《太玄真一本际经》P.3596)
(四)各科病症之单药验方P.2666V(正面为道教经典P.2666)
第四部分 佛书中本身所包含的医学内容
(一)佛书陀罗尼杂集四天王所说大神咒略抄中之眼、耳、腰病方P.2665V(正面为太上道本通微妙经P.2665)
(二)《毗沙门天王奉宣和尚神妙补心丸方》s.5598V(正面为佛经《大悲启请》等S.5598)
(三)金光明最胜王经中之香药洗浴方P.3230
(四)《救诸众生苦难经》、《新菩萨经》中的十种死病S.3417
(五)《劝善经》中的七种死病P.3036
(六)《佛说痔病经》中的痔病S.5379
(七)佛书《四分律删繁补缺行事钞》中的“治病所须”P.2215
(八)佛家辟谷诸方甲本P.2637
(九)五辛文书中之佛家修身养生方P.3244
(十)《百一物本》中的僧家医用物品S.4636
(十一)上闻大德卑僧讫赐药物s.5901
第五部分 道教所利用的医书
(一)《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卷前有三皇、二十八宿和四神像)
(二)疗病养生延年方P.4038
(三)道家《呼吸静功妙诀》及神仙粥P.3810
(四)《黑帝要略方》P.3960V
(正面为《古贤集》P.3960)
(五)养生医方s.6052
(六)辟谷长生方S.5795
(七)调息服气休粮养生方P.3043
(八)道家为主兼及佛家之辟谷方书S.2438
(九)罗振玉氏家藏疗服石方
(十)《王宗无忌单方》P.2635V(正面为类林残卷P.2635)
(十一)道家陵阳禁方S.6030
(十二)杂方术P.3093V(正面为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讲经文P.3093)
(十三)阴阳书中十二支日得病与病症、药名的摘录S.1468
第六部分 佛、道所共用的医书——《备急单验药方》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