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元山庄
一、银圆山庄简述银元山庄位于山西东部阳泉市西郊3公里平潭镇官沟村,又名张家大院 ,创建于清康熙年间,地面建筑24000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8000平方米。有院落11套,窑洞125眼,瓦房185间。山庄坐西向东,整个院落沿菜山下30米高、75度斜坡的石崖上卧山而筑,上下落差50米,10层建筑整齐划一,随形生变,错落有致。入庄斜坡银元长133.8米,是张家八世祖张士林于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以工代赈修建而成。院落分上巷、下巷两级通道。上巷有三级式四合院,下巷有六级式四合院,层层成楼,层层有院,在上下院落之间有地道相通。主要建筑的布局相仿,有倒座、垂花门、拱券窑洞和上房,在每个院落都有大量的砖雕、木雕、石雕以及题名牌匾。2005年公布为阳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说银元山庄全部是由银元铺成的,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现在我们可以看到铺成银元山庄的石头的形状形似银元,故得名。
银元山庄是阳泉旅游必游景点之一,山庄保留一些过去流传的文物,山庄后还有一湾泉水,水中不时可以发现游动的小鱼,是度假的好去处。
二、银圆山庄的由来“银圆山庄”这一名称的由来要追溯到张家大院兴盛的时候。
民国九年华北大旱,平定县责成官沟张家筹办西乡赈灾事宜(当时阳泉西乡隶属平定县)。当时,官沟张姓主持家政的是张家的第八世张士林。张士林为了让赈济的几千块银圆真正分到受灾人的手里,就想出一个以工代赈的办法,决定出资整修入庄的南北坡。因为这是一次赈灾的举动,身体强壮的工钱自然不低,老幼体弱的工钱也不能少,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救灾款就真正发到了群众的手里。事后结算,南北坡上的整修石料平均每一块折合大洋一块。度过饥荒的人们感念张家的恩德,就把这道坡叫成了“银圆坡”,“银圆山庄”也因此得名。
负责这次赈灾的张士林,其远祖是明末清初由当时属于平定州的阳泉赛鱼迁居官沟的张文秀。张家经过几代的苦心经营,到清道光至民国初年,进入鼎盛时期。最繁荣的时期,张家资本达到30万两白银,大小商铺遍布全国。可以说张家是由商而富、农商结合的豪富人家。后来由于疏于管理,用人不当,导致了张家商业的衰退。到张士林时期,官沟张姓得到最后一次振兴,期间办私塾、兴学校、赈灾民、争矿权。张士林之后,张家再也没有一个象样的管理人才,张家一步步走向衰弱。
张家宅院的修建始于清代中期,大约定型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后来由于战乱频仍和文革浩劫,张家宅院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近年当地利用这座气势恢弘的宅院搞起了旅游业,随着影响不断扩大,宅院的维修和保护也提上日程。银圆山庄坐西朝东依山而建,建筑由高到低逐层兴建,完全不同于晋中大院的建筑形式。其实,在我看来,这个建筑群与其称其为“大院”倒不如称为“城堡”来得形象和贴切。
三、同名历史连载小说来源:一叶绿茶文集
《阳泉市石评梅文学艺术院》
共四十六回,可在红袖添香小说频道查看http://novel.hongxiu.com/a/2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