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节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3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清节堂在浙江一带,旧时专供年少妇人守节的会社组织。进堂守节妇女,必须年少失夫、贫而不能自给者,先具报名,查明属实,才能收留。堂内严禁出入,有年老妇女担任奔走服役,如守节年例符合封建礼教规定,可以代请申报表旌。

2、清节堂清节堂在安庆市人民路华清池西。清光绪九年(1756年),由叶伯美、李鸿章捐巨款建,专为青年寡妇及其子女居住,故名。清光绪四年(1878年),省绅叶伯美等祟恳巡抚裕禄获准,将安庆通至局屋、马王庙三清殿遗基改而建成。

建国前,地方上的达官士绅,为了维护封建礼教,诱导妇女在夫亡后,要从一而终,终身守节而进入清节堂。入堂的节妇,要严守堂规。抗日战争前,在200多编号房间内,(其中有20个号的居室设备条件较好的,为官绅家的节妇所住,其名为“特号”)她们每年除清明节这一天,可获准外出祭扫亡夫,其余时间不得出堂门,终年守号。该堂1987年拆除,改建成“清节堂商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