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欣
彭欣,女,中共党员,讲师。新闻传播学院辅导员。1999.9-2003.7 就读于西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于2003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2003.9—2006.7 继续攻读西南大学文学院研究生,主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于2006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曾公开发表论文三篇,《“卡通热”现象原因试探》、《女性主义写作之我观》和《从反讽与戏仿看“新历史小说”的后现代性写作》。作品;我的德国邻居洛宾
彭 欣 副教授1、 彭欣,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南大学,13974870486
2、 担任硕士导师
3、 二级学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4、 主要研究方向: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5、学术研究代表作:
1)论邓小平对错误的本质和特性的哲学认识.《唯实》,2003.3 (为人大复印《邓小平理论》全文转载,2003.7)
2)高校德育理念走向与方法创新.《现代大学教育》,2003.4 (为人大复印《高等教育》全文转载,2003.10
3)邓小平民主革命时期党建观探析.《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2 (为CSSCI收录期刊)
4)虚拟及虚拟性哲学思考.《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3
5)试论道家思想对心理辅导的启示.《现代大学教育》,2004.3
6)波普尔的错误观.《中南工大学报》(社科版),2001.4
7)团体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功能.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3.4
8)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4.3
9)20C西方学校德育历程及其对中国学校德育的启示.湖南师大教育科学学报.2002.5
6、科研课题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团体咨询与辅导模式的应用研究》为2002年中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立项项目,获得经费支助5000元,已结题。
2)《团体心理辅导在中国高校的实践与发展及在德育教学中的应用》为2003年中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立项项目,获得经费支助3000元,已结题。
参与课题
参与2001-2003年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思想道德修养》远程网络课件制作,排名第五;
参与2004年国家教育科学基金项目:信息网络技术发展与高校德育创新,排名第三;
参与2003年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动机制研究,排名第三。
参与2004年教育部哲学社会与科学研究重大立项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排名第六
7、获奖情况:
参与的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构建研究》获2005年湖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