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布雷克
生于1757年伦敦小康家庭中,在幼小时就显露了对于诗及线条组合的天份。十岁时被送到Henry Pars 的素描学校中,训练成为古董雕刻的复制石膏铸造者。他的家庭背景与Flaxman 相似,都是受尊敬且有智识涵养的生意人。从他的诗中可知年轻的布雷克对于书画古籍之阅读涉猎甚深,他的艺术天份显然是由阅读而来,并不是真正艺术创作的印象。十五岁时,成为James Basire 的学徒,其为一位刻蚀画家并提供出版商大量的插图版画,在Basrie之下学习七年,习得标准铜板刻蚀的技术,也成为一辈子谋生的技能。布雷克的发展是靠自身的热诚与好奇心,由于他偏好文艺复兴的硬线条,相对于当时巴洛克丰富的色调,可知他的独立判断能力。
布雷克于1779年结束他的学徒生涯,试图让自己从复制刻蚀家提升至原创性的历史画家。他加入了皇家美术学校(Royal Academy School),但无法接受学院的教条及教学方式,也不被学院主席Sir Joshua Reynoldsn所赏识,他特别不喜欢活体人物研究,纯物质性(physical presence) 的研究对他来说看起来像死去之物一般,还好似可以「闻到死亡的气息」(smelled of mortality)。显然他也不喜欢油画,短短几个月之后他就离开学院了,这也让他离开了与同时期著名画家(West, Barry, Fuseli, etc.) 竞争的环境。1785年布雷克的作品达到高峰。1793年布雷克结束历史性绘画的部分,开始英国历史之刻蚀的小型书。在其中表达了自我的观点,赞扬女性的勇气与美德,并指出传统道德观及既有宗教对于性别看法的陈腐。作品包括The Penance of Jane Shore,The Ordeal of Queen Emma,Edward and Elenor。同时,了解到他的作品无法营生之时,也做复制版画的工作。1782年与Catherine Boucher结婚,此时期的生活圈也较扩大,于1784年父亲过世之后曾想接续印刷的生意但不久就失败了。接着另一重大打击是1787年,挚爱且曾是徒弟及助手的弟弟Robert 之死亡。至此,布雷克的生涯有一决定性的改变,他不再想复制别人的设计,决定专注于文字及影像表达自身的理想。他发明了一种新的图文印刷方式,能使每一个作品都是独特且手工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并宣称这是他死去的弟弟在梦中授与他的刻蚀技术,relief etching,用抗酸性的漆在铜版上写作及绘画设计,如此一来文字与影像就可以由同一步骤印出,并使用任何想用的颜色。然后成品可以加上水彩着色,制造灿烂且精细的画面,如同中古世纪的手抄本一般,这也是布雷克心目中理想的结晶。布雷克因此成为自己诗集的出版家--从插画、装饰、印刷、结集成册都包办。但是这劳心劳力的成果却极少获得大众的青睐。没有一部书超过二十七份的印制,某些甚至只有四份或五份的复制而已。
布雷克是当时英国人物形象画家中最重要的一位色彩学家。他的用色取决于表现及象征意图,同时反应心灵的洞察力,不论耀眼或含蓄他都能恣意的组合颜色表现出情绪的张力,在他的设计中,透明精巧的色彩可在作品中表现出强而有力甚至是暴烈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