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百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药名】仙百草

【汉语拼音】dian bai cao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 turbinatus S.Moore var. chekinan- gensis C.Ling

【药理作用】

抑菌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极度敏感;对伤寒中度敏感;对大肠、绿脓、宋氏痢疾轻度敏感。

【中药化学成分】

含酚类、甾醇、黄酮类[1]。

【功效】解蛇毒

【科属分类】菊科

【主治】毒蛇咬伤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疏林下、灌丛或草丛中。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根和地上部分,洗净,晒干或鲜用。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

【动植物形态】仙百草 多年生草本,高40-150cm。具短根状茎,根须状。植株各部被短硬毛,上部多分枝。叶互生;无柄;茎下部的叶片自中部以下骤然收缩成柄状,长12-18cm,宽4-7cm,先端急尖,基部深耳状抱茎,边缘有粗齿;茎上部的叶渐次变小且不作柄状收缩。头状花序辐射状,有短梗或无梗,单生于上部分枝的叶腋;总苞倒圆锥形,宽6-9mm;总苞片多层,卵形至长圆形,边缘干膜质,有疏纤毛,由外向内渐次变大,丙层者长约6mm;舌状花白色,舌片长4-5mm;管状花黄色。瘦果扁平,有毛;冠毛毛状,淡褐色,待长或稍长于管状花。花期9-10月。

【功效分类】解蛇毒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出处】《中华本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