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葫芦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金丝葫芦竹

简介:

金丝葫芦竹,为葫芦竹(小佛肚竹、佛竹)的栽培种。属于禾本科、莿竹属常绿灌木型丛生竹。

学名:

Bambusa ventricosa kimmei

识别特征:

秆分为两种形态,有正常秆、畸形秆。正常秆与琴丝竹秆极为相似,秆型为普通竹秆形状,秆色为金黄与深绿纵纹相间,但黄色比例较琴丝竹更高。秆高1-2米,径0.5-1.5厘米;畸形秆基本特征与正常秆相同,但畸形秆秆型膨大呈佛肚状,秆高仅为正常秆的1/3左右,堪称黄、绿相间的袖珍佛肚竹。

另一重要特征,是竹叶的颜色为大片深绿色中夹有白色至浅黄色纵向细条,在以绿色作为基本叶色的竹类植物中,尤显与众不同。

分布:

该竹种为我国华南、台湾地区优化培植而成,属于较为稀有的名贵品种,主要在该等地区的专业竹类培养基地、花卉市场、植物园等场地种植。

应用:

金丝葫芦竹综合了佛肚竹、琴丝竹等传统名优观赏竹的优异特性,在秆型、秆色、叶色等方面均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并且株型小巧,极适合布置花坛、家庭盆栽、小区丛植,以及行道美化。

栽培要点:

金丝葫芦的生长特性与各类佛肚竹相似,栽培土质以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为最佳,排水需良好。性喜温暖至高温,生育适温约18-30摄氏度。

尤须注意的是,金丝葫芦竹喜阳光充足、日照充分、通风顺畅,在阴暗及闭塞环境下生机不良,并会导致正常秆徒长,畸形秆减少及发育不正常,严重影响其特有的观赏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