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大附小
简介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位于美丽的昆明翠湖之滨,始建于1939年,其前身为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附小。学校继承并弘扬了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办学精神,并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出发点,逐步形成了“立志、勤奋、文明、创新”的优良校风。学校拥有文林、金安、金牛三个校区,108个教学班,在校师生7500多人。全体附小人用爱和责任在工作,通过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为学生充分、全面、终身发展创造条件、夯实基础。

校歌好好地做个人
(云南师大附小校歌)
词张清堂
曲云南师大附小
在这里四季如春,有爱没有恨。
在这里四季如春,有爱没有恨。
我们要活泼精神,有秩序,相敬相亲。
我们要读书认真,有知识,头脑清新。
能独立判断,能节俭勤劳。
发奋努力,好好地做个人

特色

民族韵律操
学校在10:00-10:40举行大课间民族韵律操。
在云南省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期间,学校的教师在思考以何种方式对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过程中,探索出了由附小自己创意,音乐、韵律操舞由学校体育、音乐老师与云南民族大学、云南艺术学院的老师共同创作,将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音乐和六个民族的舞蹈与广播体操有机结合的六套少儿民族韵律操舞。这套操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们听着民族音乐,唱着民族歌,跳起民族舞,既可以锻炼身体,又能让孩子们感受体验家乡的民族文化,表现舞蹈之美,阳刚之气。穿着各色民族服装的小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操场边,分低中高三个年段进行民族韵律操展示:
一二年级小朋友表演彝族操舞、三四年级表演白族操舞、五六年级表演佤族操舞。优美的民族韵律操舞把民族舞蹈的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各班穿着不相同的服装不仅色彩丰富,而且彰显了各少数民族的特点。
每一名学生,入学前都要接受少儿民族韵律操舞的培训。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们树立起了正确的民族观,养成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师大附小的少儿民族韵律操舞彰显了学生们蓬勃向上的精神,曾多次在省级大型活动、五华区运动会及云南师大运动会上亮相并得到前来参观的中外来宾的称赞。和谐校园文化
丰富的班级文化展演都围绕着养成良好习惯益终生,学习中华美德好好做个人的主题。同学们用诗歌、童谣的方式表现自己的决心。

各年级的室内操舞,有清脆的手铃、彩色的扇子和悦耳的烟盒等。教室操舞将音乐、体育、民俗三方面结合,有的曲调优美,有的鼓点强劲,充分地体现了彩云之南的少数民族特点

书香之家
每学期一度的书香之家评选:
热爱读书的一家人均可以参加评选,其过程为:递交申请-教师批准-全校宣布-得到奖状。
在每学期的开学典礼或结业典礼上会由校长宣布评选上的书香之家。每班有3-4个名额,得到的奖状形状为旋转45°的红色正方形(像窗花,有装饰),上面写着楷体的“书香之家”四个大字。小博士论文
在5-6年级的学生中,每班可以推荐特定名额的“小博士”候选者,通过写作科学论文,在报告厅演讲并接受提问,层层竞选,最后获得“小博士”的称号。
获得“小博士”的同学将穿上博士服,带上博士帽,与校长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