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心

中心概况源于1958年甘肃工业大学建校之初即设立的机械系、金工教研室、校实习工厂,承担着全校的机类、近机类的机械基础、机械工程实践课程——《金属工艺学》、及金工实践教学的课程与实践的教学工作;根据21世纪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工程能力的养成为基础”的指导思想,2004年整合机电工程学院实验中心、金工教学部、机械工厂教学实习车间、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的人力、物力资源,成立了“兰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心”, 该中心于2006年被评为甘肃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兰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心经多年建设发展,已成为全新的、面向学校各专业的、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机械工程实践教学基地之一。目前主要建成了四个实验平台(基地):工程基础训练教学平台、机械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平台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地。其中,工程基础训练教学平台面向全校所有48个本科专业,按机械类、近机类和非机类专业实行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和工程基础、先进制造技术的认知实习;机械基础实验教学平台主要面向机械类、近机类22个专业开展机械基础实验与机械系统创新设计及制作的实践教学;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平台主要面向机械类学生开展从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系列实践教学;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地为学生开展机械创新设计、电子设计、手工制作、科技竞赛等的实践活动基地。
发展历程

1958年甘肃工业大学建校之初即设立机械系、金工教研室、校实习工厂,承担着全校的机类、近机类的机械基础、机械工程实践课程——《金属工艺学》、及金工实践教学的课程与实践的教学工作;根据21世纪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工程能力的养成为基础”的指导思想,2004年整合机电工程学院实验中心、金工教学部、机械工厂教学实习车间、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的人力、物力资源,成立了“兰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心”, 该中心于2006年被评为甘肃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兰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心经多年建设发展,已成为全新的、面向学校各专业的、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机械工程实践教学基地之一。目前主要建成了四个实验平台(基地):工程基础训练教学平台、机械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平台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地。其中,工程基础训练教学平台面向全校所有48个本科专业,按机械类、近机类和非机类专业实行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和工程基础、先进制造技术的认知实习;机械基础实验教学平台主要面向机械类、近机类22个专业开展机械基础实验与机械系统创新设计及制作的实践教学;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平台主要面向机械类学生开展从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系列实践教学;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地为学生开展机械创新设计、电子设计、手工制作、科技竞赛等的实践活动基地。
近年来,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心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01年);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省级精品课程4门 、出版教材22部等教学成果。近5年来,中心人员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防预研等省部级重大科研攻关项目36项,各类科研总经费达3800余万元;科研成果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其它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中心有一支由教学名师、教授、博士、工程师、技师80余人组成的实验教学和科技创新指导队伍。
中心依托机械工程学科在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有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机械工程)和1个“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一级省级重点学科(机械工程)、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有色冶金新装备)以及甘肃省高新技术机电产品中试基地。
中心特色秉承“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教育理念,依据“依托教改环境,突出创新教育,重视认知实践,建设一流基地”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工程能力的养成为基础”大力推进机械工程实践教学研究与体系改革,兰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逐步形成明显的优势特色和示范性功能。
1)模块化、分层次构建学生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分对象、因材施教突出主体;
实践教学课程按模块化(机械加工工艺基础模块、机械系统装配模块、材料成形工艺基础模块、机械设计基础模块、先进制造技术模块及创新实践模块)分类构建教学平台;针对不同主体,即使在同一平台上分层次(工业认识实习层次、工程训练实践层次、先进制造技术层次、开放创新训练课程层次、科学研究层次、科技创新层次)因材施教,着力培养学生机械设计制造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2)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龙头,开展数字化设计、制造、控制和系统集成的机械基础创新实践综合训练;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着力培养满足现代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例如,中心依托先进制造技术平台,以数控技术为主线,注重机、电、液压和测试等知识的融合,促进计算机、信息技术、数控及其它先进制造技术的有机融合。实现从零件的数字化设计、三维造型、数控编程、虚拟加工、刀具轨迹验证、网络传输程序、数控零件加工的一体化(集信息与制造于一体;集知识与技能于一体;集设计与工艺于一体)综合实践训练。
3)发挥学科优势,全面提高学生机械工程创新素质培养,强调工程背景;
中心围绕甘肃省省级重点学科—机械工程的学科优势和特色方向(数控技术及精密制造 、石油矿山设备及其自动化、现代设计方法及理论、 有色冶金成套装备设计与制造、 制造业信息化),加强数控机床、有色冶金、石油钻采等地域优势产业的工程认知实习和实践培训,突显学生在上述领域的知识背景,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
仪器设备配备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心的仪器设备购置经费均被列入学校的“十五”、“十一五”计划,在经费投入上完全有保证。目前中心共有各类仪器设备1800多台件,价值人民币3290余万元。2000年以来,先后通过学校基础实验室建设专项资金、日元贷款项目以及财政部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课实验室专项资金总共投入1780万元。这些经费主要用于改善教学环境和实验设备的购置。另外,中心自筹经费30万元,用于购置计算机、打印机和低值易耗教学设备。近五年来投入中心仪器设备购置经费约2300余万元,使70%以上的仪器设备得到更新。仪器设备完好率达96.5%以上,设备综合利用率达96%。
另外,为配合实验教学改革,提高教师与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心结合自身情况,积极开展实验设备的自研自制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先后自行研制开发了“J1CA6146数控车床”、“六轴四联动数控滚齿机”、“钻铣复合加工中心”、“多功能数控复合机床”等多种训练装置,价值500余万元。这些自研设备在实践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