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必峰

个人简介1957年出生,安徽马鞍山市人,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国家教育部新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安徽省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委员,安徽省记协常务理事。
2008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09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1983-198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进修;1985-1986年就读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研究生课程进修班;2009年6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
自1983年开始从事新闻传播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以来,对新闻学基础理论和中西人际传播思想投入较多精力,先后在全国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西方媒介哲学评介》、《人类社会与人际传播》、《人类理解与人际传播》、《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人际传播:表演的艺术》、《从孔子的“仁”学思想看中国人际关系的本质》、《当前新闻理论学科建设中的几个问题》、《试论新闻传播的接受者》、《论新新闻学》、《新闻本体论纲》、《试论新闻传播业的双重属性》、《关于新闻学理论研究历史与现状的对话》、《新闻学研究的不同视域》、《新闻与新闻报道》等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新闻学基础理论》、《新闻理论趣谈》、《新闻报道方式论》教材和学术专著三部;主编“21世纪新闻传播学丛书”和“当代新闻传播学系列教程”各一套,共计17本,400余万字。
在研项目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闻产制研究》、《辞书的框架理论研究》(第一参加人,科研经费共计7万元),安徽省社科基金项目《我省地市党报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主持人,科研经费1万元),安徽省教育厅项目《安徽省媒介经济研究》(项目主持人,科研经费0.5万元)。被中华传媒网评为“中国最有影响的新闻传播学者”之一。
现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新闻学概论》。
学术成果著作:
《新闻学基础理论》
《新闻理论趣谈》
《新闻报道方式论》
“二十一世纪新闻传播丛书”
“当代新闻传播学系列教程”
论文:
《西方媒介哲学评介》
《人类社会与人际传播》
《人类理解与人际传播》
《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
《人际传播:表演的艺术》
《从孔子的“仁”学思想看中国人际关系的本质》
《当前新闻理论学科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试论新闻传播的接受者》
《论新新闻学》
《新闻本体论纲》
《试论新闻传播业的双重属性》
《关于新闻学理论研究历史与现状的对话》
《新闻学研究的不同视域》
《新闻与新闻报道》等
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辞书的框架理论研究》(第一参加人,科研经费共计7万元),安徽省社科基金项目《我省地市党报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主持人,科研经费1万元),安徽省教育厅项目《安徽省媒介经济研究》(项目主持人,科研经费0.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