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评传

作 者: 高晨阳
I S B N: 7305019763
页 数: 379
开 本: 32开
封面形式: 精装本
出 版 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1994-5-1
内容简介
阮籍是魏晋之际著名的玄学家,早年有济世之志,后遭典午之变而隐身不与世事。本书通过对阮籍主要哲学著作的不同思想倾向的详密考察,揭示了阮籍思想由儒而玄的演变轨迹,指明了阮籍早期以儒学思想为主,崇尚礼乐刑政一体之治,后来有感于名教的堕落,遂转入庄学思想轨道,崇尚自然和追求个体的精神自由。但由于儒家思想仍然发生作用,再加上他对现实的失望,因而在他那里形成了一个焦虑苦闷的精神世界,构成了一个双重结构的人格。本书从多角度,采用动态方法,并与有关士人相比较,对阮籍的思想、人格及生活情趣加以深入探讨,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当时士人的思想风貌以及时代精神的基本特征。
本书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序言
第一章 阮籍的家世与生平
一 世儒的士族家庭
二 青少年时期的阮籍
三 正始时期的阮籍
四 竹林时期的阮籍
(一)关于竹林几个问题
(二)政治上的搒徨与矛盾
第二章 阮籍思想的矛盾与分期
一 玄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二 阮籍著作的不同思想倾向
(一)《乐论》和《通易论》
(二)《通老论》
(三)《达庄论》和《大人先生传》
三 阮籍思想之分期
(一)从魏晋之际的政治形势看阮籍思想之分期
(二)从阮籍自述看其思想之分期
(三)从阮籍著作的撰作时间看其思想之分期
第三章 早期哲学:一个理想的客观世界
一 曹魏名法之治与阮籍的儒学思想
二 《乐论》——大乐与天地同和的整体观
(一)乐与地同象的和谐本质
(二)乐之社会功能与自然功能
(三)至乐无欲的玄学倾向
三 《通易论》——易与天地同道的整体观
(一)整体性:万物莫不一的整体结构
(二)自发性:变易不息的整体过程
(三)协调与协和:天人同和的整体本质及目标
四 《乐论》、《通易论》的理论意义及其矛盾
第四章 后期哲学:一个理想的精神世界
一 阮籍由儒而庄的思想演变
二 阮籍天人之学新义
三 《达庄论》——以齐物为旨的万物一体观念
四 《大人先生传》——“大人先生”式的理想人格与理想精神境界
五 阮籍玄学思想的理论意义与理论矛盾
第五章 《咏怀诗》:一个矛盾的情感世界
一 双重的时代音调——“忧生”与“刺讥”
二 苦闷的象征——神仙与隐逸
三 《咏怀诗》的思想价值
第六章 阮籍的双重人格
一 阮籍人格的裂变
(一)名士与阮籍的人格结构
(二)阮籍人格的裂变机制与原因
二 阮籍人格的特征与表现
(一)超世与入世
(二)至慎与疾恶
(三)崇礼与毁礼
三 心灵的失衡与弥合途径
第七章阮籍与竹林七贤:思想和人格的比较
一 阮籍与山涛
二 阮籍与刘伶、阮咸
三 阮籍与向秀、王戎
(一)阮籍与向秀
(二)阮籍与王戎
四 阮籍与嵇康
(一)理论形态与思想旨趣之异同
(二)自然与名教
(三)理想人格与理想精神境界
(四)人格结构的异同
五 几点反思
第八章 阮籍的历史影响与评价
一 阮籍的历史影响
二 历代对阮籍的评价
(一)阮籍在后人心目中的地位
(二)历代对阮籍思想与生活态度的评价
(三)历代对阮籍思想与生活态度在社会政治价值
方面的评价
三 对阮籍应作如何的评价
(一)畅一代庄学之风
(二)玄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
(三)思想解放的作用
附录
一 晋书阮籍传
二 阮籍年表
索引
一 人名索引
二 文献索引
三 词语索引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