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后滴流综合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多数研究结果显示,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在成人中是引起慢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在儿童中是引起慢性咳嗽的第二常见的原因。Curley等的前瞻性研究揭示,鼻后滴流引起慢性咳嗽的机制是由于位于上呼吸道的咳嗽反射的传入支受到刺激。其原因包括变应性、常年非变应性、感染后、环境刺激、药物诱导性、血管运动性鼻炎和鼻窦炎。局部使用皮质激素以及采用第一代抗组胺药联合减充血剂治疗,可治疗变应性、常年非变应性、感染后、环境刺激和血管运动性鼻炎,避免接触环境促发因素也是有效的方法。对于血管运动性鼻炎,如上述方法无效,可局部使用异丙托溴胺。如为鼻窦炎,应联合使用抗生素和口服抗组胺药+减充血制剂至少3周或抑制充血喷鼻剂5日。而非镇静性Hl受体拮抗剂仅对由组胺介导的慢性咳嗽(如变应性鼻炎)有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