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福
张传福,1902年生于吉林省公主岭。1905年日俄战争时,其家因遭沙俄军队的残害,抛下土地、房屋等财产,逃到下江汤原,后定居于太平川田家屯。
张家经过二十几年的奋斗,家业重又发展起来。全家37口人,有房15间,地百来垧,有车有马,特别是张家粉坊在太平川一带远近皆知。老掌柜(张传福的伯父)去世后,张传福虽在叔伯兄弟中排行老六,没念过书,却因精明能干当上了掌柜。
“九•一八”事变,使东北沦于日寇的统治下,想到老一辈在公主岭的不幸遭遇,为了自家安全大计,1933年张传福接受了敌伪的任命,当上了太平川伪自卫团长。中国共产党组织和领导的汤原反日游击队日益活跃,党领导人民反日救国运动日益高涨,使张传福看到了民族的希望,深悔自己走错了路,因此,每逢“讨伐”游击队时,张传福的自卫团放“朋友枪”应付了事。
1934年旧历10月21日,张传福经过我党的争取教育,率部哗变,参加汤原反日游击队,被编为小队,张任小队长。年底,汤原反日游击队改编为总队,张传福改任为中队长。为解决人多枪少的问题,张传福一面率队收缴警察署、所的敌伪的枪支,一面以购买的方式来增加装备,使队伍不断壮大,装备不断加强,战斗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1935年秋,敌人以张传福的家属为钓饵,诱骗张传福叛离游击队的阴谋破产,张传福为表抗日决心,率队回家烧毁房屋和财产。不久,中共汤原县委批准张传福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
根据敌我斗争形势和北大荒的自然地理条件,游击总队决定建立骑兵队伍,派张传福筹集马匹。张传福率队以陷马沟为中心,活动于亮子河、汤旺河、大眼儿沟、佛爷砬子等地,一边打击敌人,一边开展群众的反日救国运动,很快就建立起100多人的骑兵队伍,并在1935年11月间,与赵尚志所率的第3军一起,迅速攻占了亮子河金矿,缴获了伪军和矿警队的机枪两挺、步枪百余支。
1936年1月末,汤原反日游击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6军,张传福任第3团团长。同年3月,张率队打击伪军,将40多人的伪军全部缴械。旧历5月4日,他率队又袭击了一辆满载鬼子的汽车,消灭了22名鬼子,缴获了一些枪支。在这次战斗中,他负了重伤。同年底,张传福被任命为第2师师长。
1937年7月,全国抗日战争爆发,下江人民在党领导下和抗日武装配合下,掀起了抗日救国运动高潮。日本侵略者为摆脱我抗日军民的牵制,调集重兵包围游击区,“讨伐”抗日联军。张传福奉命率2师进行反“讨伐”的游击战,在江南从依东到桦川、富锦,又转战到江北的绥滨和萝北一带,同敌人兜圈子,乘隙打击敌人,打完就走。
1938年5月,北满临时省委决定以抗联第3、6两军的主力来突破敌人在伪三江地区的包围,进行西征,开展松嫩平原的游击战。7月,张传福受命率2师起程西征。8月初,队伍在太平川补充了给养。一天傍晚队伍行至黑金河,准备在沟里宿营时,突遭从北山摸上来的百余日伪军的袭击,战斗中张传福负重伤,在转移的第二天夜里,终因伤重而牺牲,时年3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