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脱竹叶青蛇

墨脱竹叶青蛇(Trimeresurusmedoensis)
中文学名:墨脱竹叶青蛇
中文目名:蛇目
中文科名:蝰科
英文俗名:Tibetangreenpit-viper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Huang,1982。
识别特征:全长600mm左右。具管牙的毒蛇。通身绿色,体侧无红白色纵纹,体背有不规则的锈红色斑块,腹面淡绿,尾尖纯绿。头大,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头背都是小鳞片,左右鼻间鳞相隔1枚小鳞。有颊窝,第一枚上唇鳞与鼻鳞完全分开。中段背鳞21行。中央15~17行微弱起棱;腹鳞155~161;肛鳞完整;尾下鳞44对。
产地:西藏聂拉木。
海拔上限:2060~3200。
分布:我国特有种。目前仅知分布于模式标本产地西藏聂拉木具却克苏木。
发现:生物学发现于海拔3200m的山区。
应进一步采取的保护措施,西藏竹叶青蛇最初发现于我国与尼泊尔相邻的聂拉木县,共2号标本。80年代末,中美合作进行我国西部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分类与生态研究期间,又在该县采到1号标本。目前仅知此3号标本,建议列入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单,予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