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岩体分级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隧道工程岩体分级

作者:王石春,何发亮,李苍松著

ISBN:10位[7811047551] 13位[9787811047554]

出版社:西南交大

出版日期:2007-11-1

定价:¥34.00 元

内容提要作者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一直从事隧道等地下工程的工程岩体(围岩)分级的试验研究和实践工作。主持了铁路隧道工程岩体分级方法研究、参与了隧道设计规范的修订,以及《新奥法施工指南》、《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关于隧道调查及围岩分级有关章节的编写工作。将几十年来从事工程岩体分级的经验和体会归纳总结出来,是作者多年的愿望。编写本专著目的之一是使自己对工程岩体分级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目的之二是与同仁们共同探讨工程岩体分级研究中的种种问题;目的之三是纠正时下对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地质预报中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以促进此项试验研究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本书主要包括:国内外工程岩体分级现状、工程岩体分级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量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通用的工程岩体分级、隧道及其他地下工程岩体分级、TBM施工用的围岩分级、岩溶围岩分级研究。

在本书撰写过程中,参考或引用了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中铁西南院)的试验研究成果和有单位及个人的成果,如《工程岩体分级标准》编写组的专门论证报告、铁道部第一勘察设计院和中铁西南院共同主持的秦岭隧道TBM围岩分级的研究成果等。同时,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中铁西南院领导和地质研究室的支持和帮助。

作者简介王石春,研究员,注册岩土工程师,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构造地质专业。从事工程地质研究和岩土工程勘测设计、技术咨询工作40多年。曾任中铁西南研究院工程地质研究室主任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岩石力学协会副秘书长等职。在隧道工程地质、围岩分级、地质灾害的防治与预报等方面有较高的造诣,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铁道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计委国际咨询公司专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议专家。

主持和参加过国家以及铁道部、交通部、文化部等部委的重大科研项目20多项。其中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大瑶山特长隧道修建新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秦岭特长隧道TBM围岩分级及参数测试技术”获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科技成果一等奖。此外,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l项、三等奖2项、四等奖多项。

是《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一2004)围岩分级章节主要编写人。

近20多年参加了新建铁路隧道、公路隧道等重大工程如广州地铁、南京地铁、深圳地铁、成都地铁以及三峡工程的工程地质方面的技术咨询和评审工作,担任了多项重大隧道工程建设监理项目的顾问。

主要论文著作:A ProposalFOR ROCK CLASSIFICATION IN TunneL Engineering(第四届国际工程大会论文集,1982,New Delhi)《软弱岩中铁路隧道围岩稳定性及其控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82年第1卷第1期)等。

目录1 工程岩体分级现状

1.1国内外分级概况

1.2分级方法综述

2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分级简介

2.1RQD分级法

2.2南非地质力学分级法(CSIR或RMR)

2.3缪勒分类法

2.4岩体质量指标Q分类法(NGI法)

2.5国内部分岩体分级

3工程岩体(围岩)分级的因素

3.1分级因素

3.2分级因素的选择

3.3工程岩体的定性描述与定性划分

3.4岩体完整程度的定性划分

3.5岩体基本质量分级因素定量指标的确定

3.6隧道工程岩体(围岩)分级修正参数的确定

4通用的工程岩体分级

4.1概述

4.2《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 50218—94的特点

4.3分级因素及其确定方法

4.4工程岩体基本质量综合评定指标BQ值的确定

4.5工程岩体基本质量分级

4.6隧道及其他地下工程岩体(围岩)分级

4.7各级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及结构面抗剪断强度参数建议

5铁路隧道工程岩体(围岩)分级

5.1 铁路隧道工程岩体(围岩)分级的步骤与原则

5.2铁路隧道工程岩体(围岩)分级方法

5.3各级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评价

5.4铁路隧道各级岩体(围岩)喷锚支护设计参数建议

5.5应用实例

5.6RMQ分级与1972年隧道围岩分类及Q分级的关系

6公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及实施

6.1 公路隧道围岩分级现状及修订的必要性

6.2公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

6.3公路隧道围岩分级

6.4公路隧道围岩分级的实施

6.5应用实例

7掘进机(TBM)施工隧道围岩分级

7.1 TBM工作条件(工作效率)与隧道围岩地质因素间的关系

7.2TBM施工隧道的地质工作及TBM工作条件的探查

7.3 隧道围岩TBM工作条件的分级方法与步骤

7.4 隧道裂隙围岩TBM工作条件的等级划分

7.5秦岭隧道裂隙围岩TBM工作条件分级

8岩溶围岩分级方法研究

8.1岩溶围岩分级的基本概念

8.2岩溶围岩的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8.3岩溶围岩分级模型的建立

8.4岩溶围岩分级应用实例

结束语

外国人名索引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