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何均
何均,四川平昌人也。承大巴山父脉之气,纳驷马河母蕴之精,恍惚降临巴蜀斜郡。
童年:
童稚随祖寒居农村,得十年刈草逗泥之乐;总角偕家徙居乡镇,有数载凿壁寒窗之艰好附庸风雅,喜禅院钟烟,游青山碧水,逸杏林萝裳。少年辗转问学,寄人篱下。敏而好学但不遵规矩,正书不学专阅古人遗墨。浅通老庄,略晓禅佛;乱解武经,胡思雕龙。目近视,但视可高远;耳不聪,但听可铉外。
经历:
甲申仲秋,随流涌入大学,苦修汉语言文学教育之道。索腋成裘,卑微之名偶闻于同道诸友之中,雕枯剖朽,蠹篆之迹偶现于文学刊物之上。慕柳李词章,遂组词社赏、读、撰、制;羡青史留名,乃学先贤吟、咏、唱、合。临鼎观烹,愧享其脔,近朱睹丽,羞染腥赤。欲九天之宴,却无飘飘之感,享三闾之乐,竟有昂昂之态。偶返碧野,笑与池鱼泊泥泛波,曾走村廊,乐视村獒侧目逡巡。韦编三绝,方知《坟》《典》《索》《丘》三分理论;阅辛历艰,才悟成,败,显,达,七分实践。才思枯竭,竟也著书数本,东奔西顾,却也一事无成。
书籍:
诗 词:《飞觞斗酒》
散文随笔:《相忘于江湖》
诗 歌:《三楼的天空》
赋 作:《临江赋酒》
何均,四川平昌人,曾就读于平昌县驷马中学,好文恶理,选择文科,2004年以超高语文成绩闻名平昌。后就读于四川文理学院中文系,曾先后参加:四川文理学院通讯社,四川文理学院院报、巴蜀风文学社担任记者编辑等。后创立四川文理学院诗词俱乐部任理事长和首席编辑。其人喜欢写作,有很高的文学天赋,尤其喜欢古文。大学期间,多次荣获书法、写作奖项,多次出书。曾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获得四川南江县教研室好评和赞赏。
20岁毕业,先后从事:电视台记者、编辑、报社记者、校对、教师、企业管理等。